范文网 论文资料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划(全文)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划(全文)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划第一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划沈阳农村商业银行三年发展规划(草案)为促进沈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特制定2010年至2013年发展规划。一、背景。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划

第一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划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三年发展规划(草案)

为促进沈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特制定2010年至2013年发展规划。

一、背景

(一)国家支持发展“三农”金融

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三农”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之际,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面临着良好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7个“一号文件”,积极推动了农村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国家惠农支农政策不断推出,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更加迫切,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态势喜人

农村商业银行是近十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成功模式。它是由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境内非金融机构、境内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发起人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自2001年张家港、常熟、江阴等首批农村商业银 1 行成立以来,农村商业银行逐年增多。近年来,长春、成都、广州、武汉等省会城市农村商业银行也相继开业。截至2009年末,我国已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有43家。总资产由2003年的384.8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8661.2亿元,增长了47.5倍;税后利润由2003年0.9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49亿元,增长了164.6倍,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农村金融改革的生力军。

(三)沈阳区域经济优势

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人口达2300万,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即沈阳经济区。沈阳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沈阳市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和《沈阳都市区城际连接带空间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沈阳市将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的新城、新市镇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沈阳市正在全力打造东北金融中心。沈阳市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2家,银行机构营业网点1100余个,从业人员23000余人。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09亿元,占全 2 省的29%,占东北三省的15.4%;比年初增加1156亿元,增长29.7%,增量占全省的31%,占三省的16.8%。2009年,沈阳成立全国第一个金融外包服务中心,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商贸开发区正在成为沈阳市第五大发展空间。

组建后的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成为沈阳市第二家总部银行,充分利用沈阳的区位优势,立足沈阳城乡,辐射整个沈阳经济区乃至全东北。县域和城乡结合带是农村信用社传统的服务区域,也是城际连接带的主要载体。随着城际连接带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必将成为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的金融纽带,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同时,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适度介入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业务优势互补,巩固传统业务,创新业务品种,统筹推进城乡服务,具有其它银行难以逾越的市场优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二、基础条件

目前,拟组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四家联社(东陵,于洪,沈北,城区)在市场定位及客户群体、机构网点分布、员工结构、业务发展、金融科技、风险管控等方面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机构网点

四家联社共有营业网点135个,占全市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的46.4%,占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12.3%,包括3个营业部,44个基层信用社,50个分社,42个储蓄所,在全市各类银行机构中网点分布最广,城乡覆盖率最高,在县域和城区 3 都具有广泛影响。近年两年来,四家联社在城郊和市区共打造精品网点18个,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得到显著提升,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城乡结合的网点布局提供了先天优势和拓展空间。

(二)员工队伍

四家联社在岗在编员工共有1814人,员工平均年龄3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全体员工的75%,拥有一批常年从事农村金融工作,具有丰富农村信贷业务经验和广泛客户资源的基层业务骨干。特别是近年来,四家联社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实施了以面向社会选拔引进一批专业化高端人才,面向新招录的大学生员工培养锻炼一批专业性人才,面向系统内全体员工改造提升一批人才,面向现有业务骨干培养储备一批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干部和员工队伍在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三)经营管理情况

四家联社秉承“和谐同生,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盈利为目标,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着力创新管理机制体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拓展市场,加快发展,强化管理,提升质量;着力构造合规文化,有效防范风险;着力建设科技平台,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着力强化目标绩效考核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员工分享;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发展,2008年获市 4 政府“沈阳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称号和“设施农业突出贡献奖”。

截至2009年末,四家联社资产总额235.5亿元,负债总额226.5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9.0亿元,总股本5.3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8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1.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4.7亿元;当年实现经营利润4.4亿元;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经营利润分别占全市农村信用社的65.6%、61.3%和73.3%。 表1 2007-2010年四家联社基本财务情况 项 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3月

存款余额(亿元) 148.95 156.87 185 189.83 贷款余额(亿元) 76.91 96.59 131.41 138.16 涉农贷款余额(亿元) 29.21 23.07 34.69 41.43 不良贷款率(%) 6.7 (四级) 25.99(五级) 12.82(五级) 15.49(五级) 经营利润(亿元) 2.24 3.26 4.44 1.28 利润总额(亿元) 1.28 1.43 0.58 1.31 净利润(亿元) 1.13 0.76 0.35 1.29 四家联社分别设立了财务结算、事后监督、信贷管理、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负债管理、后勤服务等“六大中心”,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金融科技发展情况

四家联社于2008年实现所有机构综合业务系统的成功上线。2009年初,发行了“一卡多账户、一卡多功能”的“金信卡”。该卡是具有存取现金、通存通兑、转账结算、消费、代收付、代缴费 5 等功能的标准借记卡。2010年6月末,四家联社加入全国农信银系统,可以满足同城、异地、跨行、跨境多层次、全方位的结算服务需求,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即时到账。截至2010年6月末,四家联社已累计发行金信卡37.4万张,卡内各项存款达到15.64亿元,卡均存款4182元;刷卡消费额4.86亿元,布放ATM机29台。

(五)内控及风险防范情况 几年来,四家联社强化对法人治理和经营管理的制度约束,狠抓制度执行力和合规文化建设,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提高,初步形成了合规经营、有序管理、执行有力的企业文化。

三、战略规划

(一)总体战略目标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为确保由传统的农信社向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科学定位,细分市场,差异化经营”为指导思想,采取“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定位于“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及城乡居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力争成为一家产权清晰,资本结构合理,公司治理完善,内控管理严密,财务状况良好,经营运行稳健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取三年内实现跨区经营,五年左右上市。

(二)具体经营目标

组建后的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实现“三级跨越式”发展模式。一是规模跨越式发展。组建后,迅速扩大存贷款市场份额,实现规模大发展;二是内涵跨越式发展。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强化风 6 险控制,创新业务产品,大力推进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的战略转型,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综合发展;三是集约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发挥总部银行功能,实现经营目标、网点布局、业务格局的大幅度、高质量提升。 1.业务发展目标

(1)做大市场。随着沈阳经济区建设国家规划的落实,沈阳经济正站在新的起点,步入新的上升期,预计未来10年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综合考虑沈阳经济区未来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银行业务市场需求增长情况、银行业的竞争情况、自身比较优势及可占市场份额等因素,预计沈阳农村商业银行2011—2013年将保持稳健、快速发展的态势,资产规模将持续扩大、资产质量稳步提升。根据近年来四家联社业务发展趋势,预计到2013年末,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73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340亿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01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238亿元,增长146%;不良贷款余额控制在4.5亿元以下,不良贷款率降到1.08%,较2010年末下降1.94个百分点,保持在商业银行较先进水平;资本充足率13.09%,保持在合理水平。 表2 2010-2013年资产负债规模预测表 项 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资产总额(亿元) 303 401 535 717 贷款余额(亿元) 163 220 297 401 7 负债总额(亿元) 274 370 500 674 存款余额(亿元) 233 315 425 573 存贷比(%) 70 70 70 70 注:规划中有关数据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测算,并以下列假设条件为前提:①现行存贷利率无重大变化。②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无重大变化。③本次征集发起人工作上顺利完成,拟募集股本金全部到位。④国内外经济环境在近期趋稳。⑤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⑥暂未考虑合并吸收其他机构因素。⑦未考虑沈阳市政府给予的五年超基数税收财政补贴政策。

(2)做细市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在农村金融市场持续保持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积极拓展城乡结合部地区、稳步拓展中心城区、巩固发展远郊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根据个人客户与公司客户市场以及不同行业市场的需求和业务性质,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探索有效的跨区域经营模式,继续推进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的战略转型,做大做细目标市场。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按市区、城乡结合部、远郊划分市场区域,依据沈阳城乡一体化的特点确定城乡结合部为业务发展重点。加大力度发展城区存款业务、城乡结合部的存贷款业务及远郊贷款业务。

表3 2010-2013年区域市场份额预测表 项 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市区(亿元) 存:47 72 106 149 8 贷:43 53 66 80 城乡结合部(亿元) 存:121 167 234 321 贷:86 121 172 241 远郊(亿元) 存:65 76 85 103 贷:34 46 59 80 合计 存:233 315 425 573 贷:163 220 297 401 注:规划中有关数据测算以下列假设条件为前提:①现行存贷利率无重大变化。②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无重大变化。③本次征集发起人工作上顺利完成,拟募集股本金全部到位。④国内外经济环境在近期趋稳。⑤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⑥暂未考虑吸收合并其他机构因素。⑦未考虑沈阳市政府给予的五年超基数税收财政补贴政策。

从客户市场来看,截至2009年末,四家联社个人贷款余额57亿元,占全部实质性贷款余额的43%,个人客户贷款中农户贷款占29.3%,其他个人贷款占70.7%。未来3年个人贷款业务将重点投向具有区域和网点优势的城乡结合部个体生产经营户及农户和城镇自然人贷款市场。从法人客户来看,截至2009年末,四家联社法人客户贷款余额74.4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7%,其中农村工商业及其他涉农法人客户贷款余额18.46亿元,占法人客户贷款总额的24.8%,其他法人客户贷款占75.2%。未来3年法人贷款业务仍将重点投向涉农法人客户和各类中小企业贷款市场。 9 表4 2010-2013年客户市场份额预测表 项 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农户贷款(亿元) 26 33 41 46 城镇自然人贷款(亿元) 44 56 67 80 涉农法人客户贷款(亿元) 24 34 50 78 其他法人客户贷款(亿元) 69 97 139 197 合计 163 220 297 401 (3)做强市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围绕本行发展战略,深度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风险防控为主线”的现代化流程银行,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流程建设,按照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要求和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提高自身管理效率及核心竞争力。一是做强产品。沈阳农商银行将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倾力打造完整的业务产品体系,做强特色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在对公业务、个人业务和国际业务领域全面树立市场品牌形象,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二是做强渠道。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通过体系重建、架构重设、流程再造大幅提升管理能力;通过垂直管理有效防范业务风险;通过机构扁平化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通过量本利分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调整网络布局,更好地提升网点渠道效能。并以高效的物理网点为基础,全面强化渠道建设。三是突出支农特色。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根据沈阳地区“三农”发展进程、沈阳市政府城乡一体化规划、“三农”服务思路与原则,进一步完善涉农信贷产品和服务,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业务模式, 10 全面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巩固“三农”金融市场领头羊地位,不断加大对涉农的信贷投放量。到2013年争取涉农贷款余额达124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达30%以上,较2010年末增加74亿元,增幅为148%,高于全部贷款增幅2个百分点。 2.财务目标

(1)盈利能力。组建后的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将大幅提高。一是严把新增贷款质量关,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贷款利息收入,2011-2013年贷款利息收入将分别达到14.9亿元、18.4亿元、24.9亿元;二是通过多渠道运用资金,有效增加投资收益,2011-2013年投资收益将分别达到0.4亿元、0.7亿元、1亿元;三是通过网络建设等科技手段,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2011-2013年中间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将分别达到0.38亿元、0.65亿元、1.12亿元;四是规范财务行为,有效节约成本开支,2011-2013年业务及管理费分别为4.48亿元、5.65亿元、7.85亿元。综上,2011-2013年净利润总额将分别达到4.1亿元、7.1亿元、9.9亿元。

表5 2010-2013年盈利能力预测表 项 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净利润(亿元) 2.03 4.13 7.12 9.91 每股收益(元) 0.08 0.17 0.28 0.40 资产利润率 0.76% 1.17% 1.52% 1.58% 资本利润率 10.74% 13.93% 21.71% 25.55% 11 注:表内数字为拟定沈阳农村商业银行于2010年组建完成,根据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水平,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准,测算未来3年的盈利能力的测算值。 (2)收入结构。组建后的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仍以贷款利息收入为收入主体,2011-2013年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05%、82.63%、82.13%;同时,通过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手续费占各项收入的比例将持续提升,2011-2013年中间业务收入需占各项收入的比例将分别达到2.17%、2.90%、3.7%,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3)分红计划及利润分配。2011-2013年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分红率将保持在合理水平,分红的具体数额、方式、时间由董事会根据盈利情况提出分配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利润分配顺序:①弥补以前亏损;②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③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④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⑤分配股利。 3.风险管理目标 (1)不良贷款控制。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内部制度的同时,对现行支付、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完善,进一步完善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并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业务有序开展。同时将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和处置工作,加大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使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在监管要求之内。 2010年末账面不良贷款率为3.02%,预计2013年末不良贷 12 款率可下降至1.08%。

表6 2010-2013年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预测表 项 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不良贷款余额(亿元) 4.93 4.62 4.46 4.33 不良贷款率(%) 3.02 2.1 1.5 1.08 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是确保不良贷款下降的根本措施,为此,一是要严格信贷管理,健全审贷责任制度,完善贷款发放手续;二是要把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三查”关,杜绝违规贷款;三是加大贷款收回考核力度,确保新增不良贷款降至最低程度,力争使每年新增不良贷款占比控制在1%以内。

(2)资本补充。通过经营快速发展,风险有效控制,盈利水平不断提高,不良贷款加快处置,使资本充足率将始终保持在10%以上。 表7 2010-2013年资本充足率预测表 项 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净资产 28.85 30.48 35.10 42.51 其中:股本 25 25 25 25 资本净额 31.31 35.10 39.80 47.28 加权风险资产 146.78 198.16 267.51 361.14 资本充足率(%) 21 17.71 14.88 13.09 核心资本充足率(%) 20 15.38 13.12 11.77 每股净资产 1.15 1.22 1.40 1.70 13 注:以上测算时假定2011-2013年期间未对外新募集股份。

根据未来3年业务发展规划,按未来资产总额的50%预计加权风险资产,2011-2013年的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将分别达到198.16亿元、267.51亿元、361.14亿元。

通过增资扩股、增加盈余积累等措施,积极扩充资本实力后,沈阳农村商业银行预计2011-2013年末,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7.71%、14.88%和13.09%,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5.38%、13.12%和11.77%。

(3)呆账准备提取。为提高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拨备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按关注类贷款的2%、次级类贷款的25%、可疑类贷款的50%、损失类贷款100%提取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按非信贷资产的减值情况提取减值准备;按不低于风险资产1%的比例计提一般准备。2011-2013年贷款损失准备将保持在6.9亿元以上,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将达到300%以上;拨备覆盖率保持在150%以上。 表8 2010年-2013年拨备覆盖率预测表 项 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贷款损失准备(亿元) 4.93 6.94 6.94 6.94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200.00 300.00 311.11 320.07 拨备覆盖率(%) 100.00 150.00 155.56 160.04 注:以上预测遵循审计性原则,但预测所依据的各项假设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实际数据可能因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实施方案 14

(一)完善公司治理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完善“三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

1.搭建完整的治理架构,加强内部管理。理清三会一层的相互关系,确保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重大战略性决策机构,监事会为监督质询机构,高管层为经营管理机构。 2.加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董事会办公室及高管层专业委员会建设。强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为辅助决策机构,董事会办公室作为董事会事务执行机构,高管层专业委员会作为高管层辅助执行机构的职责清晰,确保各委员会的专业性,对经营决策形成有力支持。

3.加强监事会作用,强化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权威性。采用董事与监事自我评价与互评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完善董事、监事的绩效评价体系,逐步构建现代化的商业银行治理文化。 4.加强高级管理层团队建设,建立市场化选聘高管模式。建立符合本行发展的高管激励约束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

5.公平处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利益关系,严格审核关联交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向全体股东及利益相关者披露信息。

(二)开拓目标市场 15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金融市场持续保持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按照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以及远郊农村等三个区域市场,根据个人客户与公司客户市场以及不同行业市场的需求和业务性质,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做大、做细、做强目标市场。 在金融服务竞争激烈的中心城区市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以改制为契机,加大企业形象的宣传力度,优化网点布局,加强重点客户营销,实施跟随策略,着力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

在具有潜力的城乡结合部市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网点、人缘优势,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较高,虽然同业竞争日益激烈,仍能保持相对优势地位。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重点拓展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市场,扶持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支持卫星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实施领先策略,做大做强城乡结合部市场。

在具有主导地位的远郊农村市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天然的历史的优势地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支持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拉动农村集体经济实体贷款,优先安排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特别是积极支持农田、水利、种养业等农业生产贷款。在远郊农村市场采取巩固策略,维持并发展传统优势地位。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加快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和动 16 态管理,建立产品研发流程和机制,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求进行产品优化和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在公司业务方面,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全面开办票据业务、担保与承诺业务、贸易融资业务及各项传统信贷业务,力争尽快成为全功能、多产品、广覆盖、综合性的强势区域商业银行。同时,将发挥传统优势,突出产品推广重点,打造特色银行。重点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涉农中小企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贷款、农村商业流通领域贷款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业务,不断拓展涉农市场领域,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在个人业务方面,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在个人(微型企业)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金信卡产品领域进行市场培育和挖掘,以本行网点与人员优势为依托,继续保持并拓展与不同规模和背景的专业担保公司合作,在数量上和结构上有效分散风险,获取规模效益,稳妥渐进扩大市场份额,谋求获取长期、稳定、合理的个人零售业务收益。并以“阳光 · 惠农贷”(“贷款+保险”)产品为主导,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农户抵(质)押贷款等多种贷款产品。 在国际业务方面,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建设全功能银行作为发展方向和目标之一。通过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利用本行客户基础和区域网络优势,吸引专业人才,尽快建立规模适中、专业化程度强、服务水平高的国际业务专业队伍和相对完善的产品体系,打通国际业务营销渠道,为本行各类客户办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外币存贷款、理财产品销售、代理等多种国际金融业务 17 服务。

在中间业务方面,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利用广覆盖、一体化的城乡金融服务渠道网络,迅速发展电子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拓展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服务范围,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资信业务,开拓重组并购、银团贷款、结构化融资等业务。加强对企业年金、QDII、资产托管、代理证券交易等业务领域的拓展,发展资产托管这一潜力业务,利用银行丰富的客户资源做大做强,构筑中间业务盈利的新增长点。

(三)提高管理水平

1.打造流程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

通过不断对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绩效管理等一系列经营管理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和提升,发挥流程银行的体制优势和内在活力,实施高效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构建强大科技支撑平台,促进银行经营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 2.健全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要在整体战略规划中通过两个方面来强化经营机制,提高扁平化管理水平。一方面健全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完善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实施差别授权,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股东和利益相关者披露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情况和数据,广泛接受监督。重新设置管理结构,缩短决策链,提高管理效率。

3.丰富营销手段,健全服务体系 18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巩固优化农村地区网点,保持城乡结合部网点总量稳定,继续优化网点布局,增强辐射功能。进一步丰富营销手段,加大城镇地区自助设备投放力度,大力推广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建立健全“三农”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金信卡推广发行力度,迅速提高服务覆盖面。依托单一法人和集中化管理优势,强化“三农”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构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三农”金融服务产品体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研发、推广相应的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管理技术。

(四)强化风险控制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体现“安全为本、内控优先”的要求,构建集中、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加强流程控制,制定并实施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形成覆盖各种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平衡风险与回报的内控和运行机制。

1.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贷审批制度。强化授权和授信管理,加强贷款“三查”制度,有效控制新增贷款风险。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密切监测信贷客户动态变化情况,重点关注其财务状况,资信状况,担保情况和发展情景,以降低贷款风险。

2.强化贷款管理和相应责任。严格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9 控制单户贷款额度、存贷比例、拆借资金比例,提高备付金比例、资本充足率和资产利润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等。通过建立和完善贷款管理办法和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贷款管理责任。

3.完善财务和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柜面操作风险控制制度等,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4.加强内控建设。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机构控制,岗位控制,授权控制,程序控制,确保每个部门、岗位、业务流程有章可循。

5.提高资产流动性比例。资金应用充分考虑其流动因素,严格控制存贷比例,提高负债的相对稳定性,防范流动性风险。

(五)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优化员工结构,完善薪酬制度,全方位加强员工培训,并通过“稳健经营、内控优先、全员参与、过程管理”的内控文化环境,以制度约束为基础提高自我约束意识,充分体现出“合规中实现自我进步、合规创造自我价值”的理念,为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建立多系列、多层级的用人体系 把岗位划分为管理系列、营销系列和专业技能系列。管理系列从低到高划分为初级管理岗位,中级管理岗位,高级管理岗位。每一层次的管理岗位又划分为不同级别,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营销系列全面推行落实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分为公司客户经理和个人客户经理两类,每类又细分为见习客户经理、初级客户经理、中级客户经理和高级客户经理四个层次,不同等级的客户经 20 理负责不同层次的客户同时享有不同有权力和待遇。专业技能系列根据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化,严控岗位数量,重新审定岗位编制,因事设岗。实行竞聘上岗,根据员工的特长、工作能力和业绩确定其岗位。大力招收优秀大学毕业生,引入高素质同业人才,实现人员结构优化。

2.改革薪酬制度,建立多层级的激励机制

改革薪酬制度,实现分配形式多元化,建立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弹性薪酬机制,充分发挥其基础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按岗位不同级别,纵向拉开薪酬差距。对于经理级人员以及普通员工要合理拉开薪酬差距,体现管理人员价值,避免平均主义。横向拉开薪酬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薪酬。管理系列、营销系列以及专业技能系列要采取不同的薪酬标准和分配方式,营销系列主要同绩效挂钩,而专业技能系列则主要采取岗位工资制度。二是在同一系列中的不同岗位,根据工作内容、风险、责任的不同以及强度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薪酬标准,合理拉开档次。设立特区工资,引进急需的、对银行运营发展有关键作用的特殊人才。引入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方式,把员工的切身利益与我行经营发展紧密挂钩,同时采用文化激励、情感激励以及荣誉激励等方式,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引入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改进传统单纯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方式,建立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21 为充分激活在岗人员潜能,促进整体素养的提升,将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上岗资格考试、技能证书年审等形式,保证各岗位的基本需求。通过外部交流、内部讲师带动、鼓励在岗学习,实现人员自我价值提升。通过与专业院校合作开办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适应业务经营发展需要;对于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可组织其到国外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改善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全员普及业务知识,使其熟悉各项产品,从而有效进行营销,改进服务质量,确保农村商业银行顺利实现经营转型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六)资本运作实现跨区域经营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后,将立足沈阳,辐射整个沈阳经济区乃至东三省。随着沈阳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开业三年后,遵照监管政策和农信社深化改革整体部署,按照沈阳经济区、省内、省外的次序,通过参股控股、吸收合并和新设机构方式,实现跨区域经营,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发挥规模优势,建设具有综合竞争能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跨区经营被看成解决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瓶颈的“第二次革命”。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尽快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中等以上水准、满足各项监管要求,采取多种形式,争取三年跨区经营,五年左右上市。具体方式有:

1.参股控股方式。通过参股控股,一方面可获得参股行的红利,拓宽盈利渠道,分散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熟悉当地的市场运行状况,降低合作成本,为并购奠定 22 基础。

2.吸收合并方式。通过并购,可将被并购行的客户资源与网点资源直接纳入经营体系,拓展业务经营范围,实现资源整合,节省大量市场开拓成本,而且也避免了不熟悉新市场的情况而导致的经营风险。

3.新设机构方式。直接设立分支机构,可将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直接移植,避免并购可能出现的磨合期问题。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在设立初期即按照上市目标征集发起人,规范股权结构与法人治理,严守法律程序,为未来上市夯实基础。在开业后,将积极参照上市银行的经营管理标准,既要严格遵守现代银行的营运准则,又要着力突出自身特色,打造成现代化管理的城乡结合、优势互补、服务社会的零售银行,力争在3年内在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基本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具备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基本条件,做好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准备工作,争取5年内基本达到上市的要求,登陆资本市场。并且上市不是最终目的,通过不同阶段的资本运作,科学管理企业发展各阶段的现金流,从而提高银行经营效率,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以满足农村市场对金融的渴求,实现自身和农村金融的和谐发展。

(七)深化信息技术改革

当今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于银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深化信息技术对经营管理的支持作用,将科技全 23 面渗入经营管理的每一个层面,全面提高竞争力。

1.业务经营与产品研发。深化信息技术在客户服务、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应用,增进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提升核心产品、品牌产品的技术壁垒,加大网络银行建设的投入。深化信息技术在管理决策方面的应用,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统一的公司客户信息库和功能强大的客户分析工具,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为经营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提高客户营销的针对性和成功率,提升管理决策的速度和质量。

2.行政管理。在深化信息技术在内部沟通方面的应用,增进纵向、横向信息沟通的实时性、有效性,增强银行整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引入先进的办公管理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将信息技术嵌入绩效考核系统,构建合理的定量和定性考核指标。

3.风险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将风险管理嵌入工作流程,使各项业务规章和授权转化为系统软件中的逻辑门槛,实现对风险管理的硬约束。深化对信息技术风险的管理,科学制定技术风险管理策略,健全技术风险评估和系统运行监控,加强技术外包管理,确保数据和技术安全。

(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中的无形理念体系,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一个企业独特的价值标准、道德和规范,是企业里不成条文的,但被员工普遍遵循的信念和习惯作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领导层发 24 挥倡导、示范、引导、创新功能,把员工的自身价值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同时需要调动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手段,厚积薄发,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培育和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把追求卓越,打造精品银行作为发展愿景,深入挖掘富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企业精神,提炼先进理念,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员工素质,在未来发展中建设成为以“和谐同生,诚信共赢” 为自有企业文化的区域特色精品银行。 25

第二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刘庆斌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历来都非常重视。如何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一个功能完备、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供应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户难以获得贷款、民间借贷活跃、农户小额信贷不能完全适应农户的需求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模式和改革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瓶颈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

(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传统客户的流失。在许多地区,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受到其他金融企业的挑战,生存空间在骤然缩减。有许多由农村商业银行扶持成长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后,受规模限制,农商行仅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尽管这些企业仍然与农村商业银行保持着一定的业务联系,但是更多地求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很多地方的农商行因此失去了跟随发展的机会。

(二)政策负担与权利缺损。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承担着国家支农、扶农的义务,但国家至今并没有按照有关农业的优惠政策和支农份额的多少制订出相关扶持政策,农村商业银行更是失去了农村信用社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政策优惠。在监管政策上,农村商业银行又因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资本充足、各项准备等计提必须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执行,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两者监管指标之间,始终依照从紧、从高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在跨区机构设置上,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在县域以下,而对于县级以上的城市,则基本将原先的农村金融机构排除在外。这种政策安排,使得像原本有很强生机活力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空间严重受阻,使得其作为合作金融机构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应该享受的权利两头落空。

(三)法人治理结构虚化。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按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的现代银行治理体系,但是在现实运作中并未完全落到实处。例如,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原则,银行的管理者应当由股东任命,然而目前农商行高管的任命权有相当部分掌握在省联社手中。董事长候选人产生方式按《公司法》规定由董事会提名,但省联社拥有提名权;董事长和行长可以由省联社提名,而且即使按章程由董事会选举或任命,也需报省联社核准同意。这种安排与真正的现代银行法人治理体系还有一定距离,它这不仅导致了农商行经营自主权的缺损,也不利于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和银行的长远发展。

(四)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安排。在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目前更多地是依据一般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对于农商行的特殊性考虑不足。例如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主要以传统信贷业务为盈利途径,盈余公积的增长始终没有信贷规模的增长来得快,而目前监管当局为推进巴塞尔协议Ⅱ监管指标,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保持10%以上,这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受到的资本监管约束越来越严重。

二、期待“给力”:农村商业银行未来改革的路径选择 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造成这种困局的因素有很多,如历史原因导致的法人治理不完善、人力资本不足、经营经验缺乏等等,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政策与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

中国设立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原因在于普通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然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必然会带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在我国的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当中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农业在当前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非常之小且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应该选择哪种模式能够实现快速发展,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乃至农村本身不断缩小蜕变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往何处去?

在城市与农村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很多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经大大弱化,它们所更需要的是对其第

二、三产业的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市股份制银行向农村地区的渗透不仅在挤压着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而且事实上也是对后者职能的一种替代。所有这些现象都在提示我们,以往那种试图将城市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明确划分开来并让其各司其职的经济基础正在逐步弱化,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它能够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在这一体系之中,传统的农业金融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原有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居民仍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金融需求,需要特定的金融机构为其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应该是计划指定的,应该是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自行选择的结果,这样才能够保证金融市场具有足够的弹性与活力。在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时,必须要从上述视角出发,着眼于如何促使它们顺利地融入这一多层次金融体系,为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一是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允许股权适当集中,形成相对控股股东,以提高股东的利益相关性,为其提供治理激励。其二是正确处理省级信用联社与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明确股东大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对银行董事会的高层人事任免权,保障农村商业银行享有完整的经营自主权。

(二)在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的支持和优惠,鼓励和引导其服务三农。政府赋予农村商业银行某些具有政策性的金融业务时,应当以独立项目的方式采用规范的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明晰其成本收益,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或经济补偿。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同时也可以促进政策性金融业务效率的提高。

(三)调整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放宽准入条件。目前的监管安排一方面过于注重农商行的农村身份,与其目前面临的市场和经营状况存在错位,严重限制了其未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又忽视了农商行作为中小银行的特殊性,使其在与大银行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根据农商行的自身特点与农村地区的实际金融需求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监管规则。长远来看,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应当以规模、产权制度、业务性质等角度而不是“城乡户籍”身份作为出发点,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性金融体系发展趋势。

(四)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建设公平竞争环境。跨区域经营不仅是农村商业银行规模增长与业务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有利于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和地域性系统风险的降低。因此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应当从支持、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并且帮助其解决由此产生的经营资源不足和风险防范问题。与此同时,全国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面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清算与汇兑系统,是跨区域经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保障公平市场竞争的一个有力措施,需要加以高度重视。

(五)为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创造条件。资本金不足是当前困扰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资本金不足,不仅限制了农商行业务规模的扩张,推高了贷款集中度,增加金融风险,也阻断了农商行与长期企业客户共同发展的进程。农商行上市不仅可以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助于规范其经营活动,提高其管理效能。长期来看,上市也是农村商业银行转变身份,加入全国性金融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从建设与完善多层次综合金融体系的高度来看待农商行的上市问题,积极地加以扶持和鼓励。

(作者单位: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管理学部副教授)

第三篇:小议农村商业银行的成长与发展

摘要:本文以江苏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制成立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论及现实基础,其通过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把握风险防范,统筹金融创新和规范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力,必将取得更好的发展和业绩。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需求追随 发展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江苏省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下,在保持县级机构独立法人地电力论文发表/dllwfabiao/位的同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这次的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为其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同时顺应城区内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对象城市化的实际,把农村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商业银行,既可以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又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改革。

改制后的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下设44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1个,支行30个,分理处13个。为广大城乡客户、企事业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汇兑、代理、银行卡和保管箱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改制后,截止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0.8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8.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91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9.8亿元。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以更快捷的汇兑业务、更丰富的贷款品种、良好的银行信誉和高效的银行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称赞与信赖。

一、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理论基础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二是“供给优先”(supply-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供给先于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后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两种模式特点不同,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模式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供给优先”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需求追随”型模式替代“供给优先”型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休.T.帕特里克的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因此能够达到商业化金融运行的基础,如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信息共享等。此时,农村经济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休.T.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理论,农村金融应该针对农业、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来提供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因此,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

二、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现实基础(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必要性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业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生产与经营,产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储存原材料、抵抗自然风险、建设完善的外部环境,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英语期刊/yyqk/支持。而且,发达国家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产业化越是发达的地区对商业金融的需求越强烈。此外,东部地区在农业已经基本现代化的同时,非农产业迅速发展,

二、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及从业人数持续上升,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公司,与城镇中的商业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对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有着天然的需求。因此,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有着商业银行存在的天然土壤。

第四篇:论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与发展

目录

内容摘要.……………………………………………………………………………1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2(一)、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2

(二)、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2

(三)、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方法。………………………………………………3

(四)、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3

二、进一步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决策水平.……………………………

3(一)、要完善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3

(二)、要加强研究,提高决策科学性。…………………………………………3

(三)、要加强对货币信贷政策的研究。…………………………………………3

三、要想方设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3

四、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4

(一)、要培育全员风险意识………………………………………………………4

(二)、要建立正面、正向和正确的激励约束机制………………………………4

五、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4

(一)把实现银行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支持“三农”有机结合起来.………5

(二)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来源.……………………5

(三)把握好业务发展及资产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5

(四)统筹好金融创新和规范管理的关系.………………………………………6

(五)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6

六、结语。……………………………………………………………………………7

参考文献:。 …………………………………………………………………………8

内 容 摘 要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转制而来的新型金融机构,由于起点低、底子薄、人员素质较低等先天不足,迫切地需要通过发展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风险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此次针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状,提出了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的若干建议。

论文关键字:农村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核心竞争力 发展

1

论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与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Rural commercial bank)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风险管理既是银行业金融监管的要求,更是银行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风险管控水平直接体现了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认识风险、防控和化解风险,是实现经营目标,推进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障。一要按照“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建立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系统。全面就是从“三会一层”到每位员工,都必须具备风险管理的义务和职责,并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还渗透到各项业务和各个操作环节;审慎就是要坚持“内控优先”的要求,做到业务发展,制度先行;有效就是保证内控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纠正;独立就是风险管控人员不应受到干扰,能够独立判断、识别风险、报告风险,并实施相应措施。二要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使得员工把防范风险作为自觉行动。特别是处于风险控制的前台员工和内审部门,要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性培训,全面熟知各项风险管理制度,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三要强化相互制约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机制。加强授权、分权管理,规范决策程序,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责、权、利,使得各级、各部门之间权力制衡,减少决策失误。四要加强制度建设,做到经营管理有章可循,约束有效。2004 年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银行业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严格控制风险的双重压力,多家银行都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同其他银行相比,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由于是从农村信用社发展而来,存在着起点低、底子薄、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风险控制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另一方面,它又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如何在目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难题。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强化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势在必行。

现认为农村商业银行防范风险与以后的发展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由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来的银行,不可避免地刻着农信社的烙印,而且原有业务主要为涉农业务,员工的整体素质及操作经验相对较低,这些都导致其风险管理水平比较低。较其他商业银行而言,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应作为风险控制的首要环节。农村商业银行各级行的领导要高度重视风险预测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风险的预测分析对银行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的重要性,自觉地将风险预测分析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行内部管理的整体工程来抓。在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之初,要确立健康的经营理念和恰当的风险取向,根据风险约束、资本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有选择地推进各项业务的发展,防止盲目发展,正确处理好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寻找风险点,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

(二)、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农村商业银行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调整:一是要适应股权结构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二要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逐

2

步实现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三要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

(三)、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方法。积极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通过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建立风险识别和控制模型,努力使隐蔽的风险显性化,把滞后的风险及早识别出来,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并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四)、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农村商业银行尽管面临着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但仍应坚持内控优先,制度先行。为确保风险的预测分析和事前防范工作落到实处,农村商业银行要通过对目前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重新审视和梳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预测分析和事前防范制度,尤其对新开办的业务必须在进行风险预测分析,并制定防范控制风险的预案后,再逐步推广,健全各项业务操作规程,将风险的事前防范纳入各项业务的经营过程中。

二、进一步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决策水平

(一)、要完善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诸侯决策”的难题,即分支行的权力太大,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削弱了总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相比之下,商业银行若能借助数据集中的科技平台,通过集权化控制,则能加强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防范。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新兴的银行,应逐步按照专业化营销和管理的要求,重新布局业务模式,把零售业务下放给各支行,公司业务则集中到分行总调控;同时按照新的行业规划与开发的业务模式要求,再造各项管理和业务流程。

(二)、要加强研究,提高决策科学性。针对市场和客户的快速变化,农村商业银行要研究市场、研究客户、研究自身,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一是要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走势、地区、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分析与跟踪研究,严格防范政策性、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和集团性企业风险。二是要加强对金融市场运行特点的研究,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形势下,加强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有

(三)、要加强对货币信贷政策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区域信贷政策、行业信贷政策和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特殊性的研究,为信贷资产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增强全行的宏观风险防范与预警能力。

三、要想方设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农村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其他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这就要求新生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有效防范风险,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金融市场上突出重围,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确立自身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基础。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坚持“立足地方、服务三农、服务市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基本市场定位。一是要立足地方,充分发挥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优势,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与地方经济腾飞的双赢。应加大对市政重点项目的投入和对区属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使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市,区两级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大影响,占领市场。二是要服务三农,农村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无论其所有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如何改革,其经效规避市场风险。

3

营的方向必须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都要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偏离了这一方向,就背离了改革的宗旨和目标。三是要服务市民,要努力丰富服务手段,开发业务新品种,满足市民金融服务的需要,并以此实现零售业务的迅速发展,建立牢固的客户群体。四是要服务中小企业,把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式上,应该引入新思维,突破以往银行业单纯以贷款来满足企业单方面资金需求的传统做法,而是在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以信贷支持、提高素质、优质服务三管齐下的新方法,全方位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农村商业银行可以调整传统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降低经营风险,拓宽盈利空间,提高收益水平。

四、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一)、要培育全员风险意识。风险控制应依靠全员的共同努力,其中更主要的是发挥具体经办人员包括各级决策者、客户经理和一线操作人员的能动作用。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主体应由以管理者为主向以操作者为主、全员共同参与转变。要在进一步强化员工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强化全员业务培训等灌输式教育的同时,通过一些创新做法,如解剖案例等,增强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防范风险成为个人自觉、自愿、自律的行为,形成自我约束机制。

(二)、要建立正面、正向和正确的激励约束机制。尽可能将风险管理、营销管理和绩效管理紧密挂钩,形成其内在的统一性,使银行的短期目标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保持一致,从根本上克服短期经营行为的弊端。

五、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以东宁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刚刚成立不久、因农而立、服农而存,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己任,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几十年扎根农村服务的经验以及与农民所建立的紧密联系,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短期内很难实现的独特竞争优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商业银行仍将是农村地区网点最多、客户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以及这次改制,已使农村商业银行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资产质量、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要看到,在国家放开了农村金融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今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仅有邮储银行的组建及其资产业务特别是涉农业务的不断扩大,有农业银行的加速回归,还有各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等。可以说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竞争是很大的。同时农商行自身在综合实力、风险控制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东宁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如何保持自身的行业优势,在把握好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基础上,开拓业务模式,走出区域经营,提高综合实力,建设成真正治理有效、以盈利为目标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在经营和改革中要面临的挑战。

4

(一)把实现银行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支持“三农”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说,商业性金融与乡村信贷、小额信贷不矛盾,完全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服务“三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又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同样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必须以确保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必须把农村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大潮中。以前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支农责任而忽视农村信用社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作指引。这些理念包括市值理念、资本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等。其中,“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和“银行市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应当作为农商行这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的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经营理念。虽然通过改制,解决了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这个根本性问题,并实施了财务重组、消化了历史包袱,实现了自我发展,但也要看到真正建立好一个现代金融企业,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内功修炼,要在塑造品牌、丰富渠道、创新产品、建设团队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中国银行业特别是东宁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中小商业银行,现在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渠道还比较单一,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性过强,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并不大,普遍地只有在10%左右,这与国外银行业利润构成中30%以上来自于中间业务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上也获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但实际上也与成本低廉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有直接的关系。这是由我国金融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所决定的。但这种过于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周期向下波动,对信贷的需求减少时,要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就是相当困难的。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存贷款之间的巨大利差逐渐缩小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要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来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可能难以为继。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保持利润的稳定增长,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银行业经营管制的逐步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在资产扩张过程中,抓住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金融自由化的大好时机,努力探索更多更广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形成以存贷利差为主导、各种中间业务利润并存的多元化利润来源。

(三)把握好业务发展及资产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只有防范好风险,发展才有质量。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发展不够的问题,发展业务是首要任务,但风险控制仍然是薄弱环节。当前,信贷风险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们要做的是

5

全面清收不良贷款,加强大额贷款监管,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安全运营带来一定风险和挑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各类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和估量,及时调整发展观念和思路,巩固业务发展成果,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建立起一体化的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统筹好金融创新和规范管理的关系

我们要努力开发新金融产品,积极地进行金融创新。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需要,也是作为银行业控制风险的需要,是核心竞争力在对客户提供服务和银行自身发展中最现实的体现。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加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商业银行自身面临着更高的风险,而且一般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同样地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它们的剩余资金也需要寻求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慷慨地提供信用便利恐怕不足以对企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它们不仅需要信用便利,而且还需要更专业、更精细的理财服务,需要更多的金融产品来更好地配置财务资源。同时,制度建设要与业务创新同步跟进,规范管理,不断强化监控,提高风险监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固然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但通过金融产品交易来转移分散风险,同时又获得盈利机会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这些都需要商业银行大胆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五)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原来的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农村信用社在公众形象和社会地位上,仍不及其他专业银行,这反映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对发展贡献度不大。今后农村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与文化建设上,应该两手抓两手硬,在改革发展中形成自己健康而又独特的文化,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未来银行之间的竞争就在于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也是一家银行区别于另一家银行的关键特征之一。从表象上看,核心能力提供了进人多样化市场的潜能,它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但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以企业文化为底蕴的员工价值认同感。只有有了以文化为底蕴的员工价值认同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时也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尽心尽职地为客户服务,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推陈出新,顺应市场的变化,捕捉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如何才能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良好的物质激励不可少,但为员工提供广阔的事业前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培养员工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价值认同感,才是关键。以物质为诱惑来吸引人才,是银行人才竞争中的下策,不是长久之计。况且,这种策略还容易助长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中的道德风险,给银行带来极大的损失,长此以往将蛀蚀银行发展的根基。是故,以员工价值认同感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底蕴,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6

六、结语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正处在加速改革的关键时刻,面对宏观调控持续深入的大势,如何自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银行自身的发展规律,利用宏观调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摆在农村商业银行面前的一大课题。银行经营管理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风险控制上,尤其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原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改制组建的,商业化经营时间比较短,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有不小的差距,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规模和市场份额,不追求做大,而求做强。要把合规文化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使合规文化、风险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每一个员工日常行为中。要尽快完善合规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推进流程改造,建设好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提升风险管控水平。面对新的形势,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变被动为主动,视挑战为机遇,采取积极措施,确立与现代化商业银行相适应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努力防范和化解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实现健康、稳步发展。

7

参考文献: ⑴、王亚彬 关于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中国会计网2011 ⑵、于学军:未来农村商业银行将强势发展 百度文库 2010 ⑶、乐宜仁 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 中国知网 2002 ⑷、宋文光 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金融与保险》2008/6 ⑸、中国银监会统计资料.中国金融网 2009

东宁电大09秋金融本科 王发伟

学号:0923001251583 电话:13349534111 信箱:Dnxhwfw@163.com

第五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Ⅹ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ⅩⅩ市农村商业银行为例,作为新改制后的新型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所碰到的瓶颈制约了发展,也是大部分县域农商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几个问题来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成效;存在问题;建议

ⅩⅩ年10月1至10月20日,笔者深入ⅩⅩ农村商业银行,就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该行自挂牌以来,在省联社及当地银监部门的领导和监管下,该行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Ⅹ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经营发展现状

(一)资产负债总额

截止ⅩⅩ年5月末,该行资产总额26.3亿元,负债总额24.8亿元,比挂牌开业前分别增加6.5亿元和6.3亿元,增幅分别达33.05%和33.96%。资产负债率94.5%。

(二)存、贷款规模

1、截止ⅩⅩ年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4.3亿元,较年初增长2.8亿元,比挂牌前增长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22亿元,占比90.5%,比挂牌前增长6.4亿元;对公存款2.19 亿元,

占比9.01 %,比挂牌前增长0.72 亿元;财政性存款0.73亿元,占比3 %,比挂牌前增长0.4亿元。活期存款8.42 亿元,比挂牌前增长2.09亿元;定期存款13.64亿元,比挂牌前增长4.28 亿元。

2、各项贷款余额13.5亿元,较年初增加2亿元,比挂牌前增加4.5亿元;存贷款占比55.5%,比挂牌前增加3.4%;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1.5亿元,占比85.2%,比挂牌前增加4.4亿元。

3、发放房地产贷款二笔,余额1700万元,2012年6月,ⅩⅩ市金兆房地产公司贷款600万元,用于都市春天项目建设;ⅩⅩ年5月,ⅩⅩ市顺扬房地产公司贷款1100万元,用于顺杨锦绣名邸项目一期工程。目前,我行无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4、涉农贷款情况。挂牌以来,该行改制不改向,贷款投向坚持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ⅩⅩ年被中国银监会工会、合作部、中国金融工会办公室评为“农村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三)经营利润指标

挂牌开业以来,该行已经累计实现账面利润7220.3万元,实现税后利润5222.4万元。其中2012年实现帐面利润3810万元,同比增长86%。

(四)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由于是在农信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中间业务开展在原有的品种单一(仅有小部分结算业务和代收代发业务)的基础上增加

了代理养老保险、代理个人意外伤害险、网上银行业务、福祥贷记卡、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村村通取款、POS机消费业务等中间业务品种,但中间业务量及收入占总业务量及总收入比例还很小。

(五)银保合作

ⅩⅩ年2月,该行与怀化农业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书,ⅩⅩ年4月,已发放湖南虹瑞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保证担保贷款1000万元。

(六)网上支付业务发展情况

截止到ⅩⅩ年5月末,该行共开通网上银行客户636户,转账2923笔,金额30494796元,其中:行内转账2719笔,金额22864156元,跨行转账204笔,金额7630081元。由于我行网上支付业务起步晚,面临的客户群体不一样,加之该行工作人员对网上支付业务了解不够,掌握不精,因此,业务量不大。

二、改制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形成,操作行为日趋规范。一是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要求,进一步厘清了党委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工作职责和权力界限。制定了《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逐步建立起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运转规范、相互制衡的法人运行机制。二是坚持把现代商业银行科学的管理理念引入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之中。出台了

涵盖人事、财务、信贷、案防、计算机操作、事后监督等各个方面的65个管理制度及操作办法。同时,配齐了远程监控、授权及事后监督人员,坚持以制度涵盖经营,把制度执行、预警防范、事后监督、检查落实完善到规章制度及操作程序之中,与员工的收益全面挂起钩来,从而确保了日常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三是结合我行实际,坚持以合规风险控制为中心,建立了审贷分离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和精简高效的支持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了市场营销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四是完善薪酬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在省联社制定的框架内,出台了全新的绩效考核办法,按照“基本工资保吃饭,绩效工资凭实干”的原则,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建立薪酬能升能降、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全行整体活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改革不断深入提供有力保障。

2、坚持改制不改向,信贷支农成效显著。一是认真开展“万人进村入户上企业”优质信贷服务活动,组织全辖99名客户经理走进企业、厂矿、社区,大力宣传信贷支农政策和贷款业务新品种。如:累计贷款1000万元,支持重点龙头企业ⅩⅩ市安全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厂房、购臵新型生产线等设备,使企业产量和生产能力扩大了10培。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建成了国家级的安全薯业科普示范基地7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3万多户种植红薯创收。二是认真开展客户评级授信工作。Ⅹ

Ⅹ市现有农户共86940户,2012年底注册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0497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46家,农村农业产业化企业22家,农户评级82269户,占农户数的94.6%,授信18756户,占评级户数的22.8%,工商户评级4316户,授信2541户,占比59%,农村农业产业化企业评级17家,占比73.9%,授信17家,授信金额1.27亿元。三是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在ⅩⅩ市注册登记的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社146家,加入合作社成员达2290户,带动农户近30450户,占农户数的35%,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了林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及技术服务等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合作社社员40%以上在我行贷款,累计发放贷款3.5亿元。如:ⅩⅩ市健康花果专业合作社在我行700万元贷款支持下,由当初的股东7人、农户50户,发展到股东达13人,专业合作农户136户,组建了ⅩⅩ市健康花卉苗木经营联合体,年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销售网络覆盖云南、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成为湘、渝、川、黔周边地区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形成了沙湾“十里花廊”壮观景象。

3、开展“双百竞赛”活动,全力推动“三大工程”建设。一是推动阳光信贷工程建设。统一制作了信贷服务公示牌,将客户贷款的操作流程、应提交的相关资料在营业场地进行公示。在辖内28个支行设立贷款营销中心和贷款专柜,并悬挂“贷款营销中心”和“贷款专柜”牌子,为客户贷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在全辖33个营业网点悬挂利率牌,公开贷款基准利

率、浮动后的市场利率,对优秀客户、小微企业、“三农”、弱势群体、社会公益等领域执行利率优惠政策,体现扶小助弱的社会责任。二是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建设。创新推出了“银林通”贷款、合作社股东联保贷款、土地流转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贷款新品种。如:结合ⅩⅩ市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我行推出了“银林通”贷款品牌,采取“政府引导、金融为主、部门配合、林农参入、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23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抵押难的矛盾。三是抓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建设。加强网点建设,增强服务效能。茅渡支行的营业大楼在2012年俊工,并搬迁营业,解决茅渡乡农民几年来因电站移民搬迁需长途跋涉几十公里到安江城内办理金融业务的辛劳。对营业场地较差的洗马支行进行改造,重新选址,修建办公大楼,实现了整体搬迁。拓展结算渠道,提高支付结算功能,已经开办了网上银行、福祥便民卡等多项新业务。增设了CRS机4台,在乡镇增设惠农取款pos机67台,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小额现金存取、转帐、汇款等金融服务需求。

4、兑现改制承诺,增强了地方政府税收来源。该行在加大贷款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拓展间接税收的同时,直接税收也实现了翻番。2011年上交税金1017万元,2012年上交税金23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828万元和1343万元。ⅩⅩ年1-5月已经上交税金715万元,预计全年上交各种税金2200万元。

5、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力度加大。近年来,该行积极投身入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向通道火灾村民捐献爱心款9320元。向土溪乡患白血病小阳阳捐献爱心款10070元。向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岩垅乡青树村帮扶资金20000元。在学雷锋活动月,走访看望ⅩⅩ市光荣院革命老人和洗马敬老院老人送去慰问金和物品共7000余元;ⅩⅩ年6月向ⅩⅩ市政府捐款100万元购买三台环卫车,支持ⅩⅩ市城市环卫事业,兑现了改制农商行勇担社会责任的承诺。

三、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

1、法人治理与行业管理存在一些矛盾。尽管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已在农信社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革。但是,离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安排还有较大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和快速发展。一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权掌握在行业管理部门,导致高管人员在完成省联社的任务和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决策上,瞻前顾后。二是缺乏足够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管业务发展有多快,经营效益有多好,承担的责任有多大,工资费用都必须控制在省联社年初计划之内,导致高管和员工的源动力不足。三是以县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较小,人员配备不足,没有能力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在董、监事会中设立健全的专门委员会,辅助性法人治理结构欠缺,难以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

2、流程银行建设滞后。一是员工思想观念滞后,对流程银行建设认识不深。受过来农信社陈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员工对流程银行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仍然停留在农信社办理的业务流程思维上。认为流程银行建设只是一种形式,贷款只要能收得回,按季结息,就认为万事大吉,主观上对贷款新规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二是流程建设设计较为笼统,没有真正体现专业化管理体系,如:我行成立以来,制定的制度及管理方发都作了整体的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细则,但细化程度不够,存在不足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效果不佳。三是没有对流程体系进行评估,无法检验其可行性及优越性,一些流程绘制格式是农信社的管理模式,欠规范,没有衡量的标杆尺度,基本上绘制的格式就是按某一个部门或某个人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梳理,无法确定是否合理,对新的流程和原有的流程体现不出其优越性。四是业务流程实施操作难度大。如:我行已经实现柜员制的支行,按要求事后监督员要对本支行每一天发生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由于员工素质偏低、人员偏少,基层支行执行时难度较大。特别是信贷客户经理,在发放贷款业务操作过程中,人均管理贷款笔数达200多笔,借款客户外出,无法对每个客户进行贷后调查,因此,对流程无法有效实施。

3、风险管控难以到位。该行挂牌开业以来,存在的风险表现主要在不良贷款上。截止到5月30日,不良贷款余额2794万元,较年初增加473.8万元,较2011年末增加673万元。究其

原因:一是外出务工的农户贷款难以按期收本和结清利率,导致贷款形成不良。二是部分因病致贫、意外事故丧失劳动能力的客户贷款难以清收到位。三是因经营亏损的涉农贷款暂时难以清收。由于农户在进行多种经营的同时,因自然灾害、市场的原因导致借款户亏损严重,暂时失去偿债能力,使贷款形成不良。四是部分公职人员及参与社会上赌博人员,因负债较多,选择外出躲债的方式来逃避债务,逐渐形成不良。五是依法收贷难,近年来由于司法机关的工资和办案经费由财政部门全额拨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以确保地方稳定为重点,因此,该行提起诉讼的借款合同纠纷案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导致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进展不顺,不良贷款不降反增。六是责任追究没有完全到位。近年来该行针对不良贷款不降反增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责任追究,但个别的客户经理仍然放松了贷后管理工作,在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前没有提前介入,导致不良贷款不降反增。

4、行业管理与农商行经营发展不相匹配。一是在经营绩效考核上,受制于省联社的统一按经营绩效等级晋升进行考核,因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相邻县域行社的员工的绩效同工却得不到统一的劳动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近年来,省联社统一从大专院校招收大学生,为农村信用社注入了新的血液,推动了业务发展。但是,实际需要的重要岗位人才引进不足。三是员工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由于现代知识信息更替日新月异,网络科技的广泛应用,部分员工因年龄偏高主动

学习意识不够,影响新业务的推动。四是省联社与监管部门不统一的行业监管指标,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不统一的监管指标和标准下,疲于应对,不能更好的将大部时间用于业务发展。

四、政策建议

1、专业人才的拥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农业发展的高度现代化、集约化,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每年面向高校招聘新员工时,省联社应考虑各地实际人才需求情况,对各行社的人才需求进行摸底,选择重点专业进行招聘,或与相关高校进行合作培养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前各农信行社实际发展要求。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企业激活员工主动性的有效手段。现行省联社根据各行社经营等级的晋升来确定工资总额,不能充分激励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员工同工不同酬的积极性。因此,省联社应根据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情况,区别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案,或建立全省统一的员工风险基金,按员工业绩贡献度与业务管理风险系数的一定比例返还给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上级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应建立灵活多样的统一条块监管体系,对评定指标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体现不同经济地区差异性,从而反映监管评级社会真实性。设臵若干综合反映机构生存环境和潜力的软指标,并对定性指标设定具体评价细则,消除主观随意性,提高评级权威性。

4、请求银监部门加强调研,尽快出台适合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特色的监管法规。如:异地设立分支结构,解决富余资金出路,关注行业主管部门区别对待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和服务等。

5、请求银监部门多一些现场检查和工作指导,帮助我行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夯实改制后的基础,确保可持续发展。

6、省联社在目标任务分配及考核中,考虑区域因素,不搞一刀切,应分类考核。

7、请省联社考虑农村商业银行面向的是农村千家万户,农业贷款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考虑贷款的容忍度,建议对不良贷款实行按比例考核,控制在5%以内。

8、银监部门按照《商业银行法》、《公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新成立不久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与业务经营过程中短时间难以达到监管标准的,请监管部门在现场检查与日常监管中给予适度放宽,重在规范整改。最好对农村金融来拟定一个符合农村银行发展的监管实施细节,不宜采用一个标准进行套用和监管,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