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0字(精选)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0字(精选)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0字第一篇:红楼梦读书笔记3000字《红楼梦》读书笔记3000字曹雪芹的《红楼梦》为四大名著之一,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以下是“《红楼梦》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它并非仅仅只像一般爱。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0字

第一篇:红楼梦读书笔记3000字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0字

曹雪芹的《红楼梦》为四大名著之一,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以下是“《红楼梦》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它并非仅仅只像一般爱情小说一样只抒写爱情,更多的是透过对男女主人公的凄美爱情故事来书写贾府从繁盛到衰败的历程,它是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相结合,并赋予家庭矛盾以深刻的社会矛盾的内容。

《红楼梦》以甄士隐为线索开头,叙写了宝黛的前世缘,再以贾雨村与冷子兴的对话来引出贾府的近况。这二位在小说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贾雨村带黛玉进入贾府,蒙林如海的推荐得以从贾府那里讨得一官半职,然而他做官的第一件官司就与其的恩人有关,但是他却撇下恩情转而奉承薛氏一族,人心的衰莠,政治的黑暗,世风的浇漓。

另一个展现荣宁二府繁荣的就是林黛玉了,其从角门而入,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二府的奢华。林黛玉是曹雪芹的笔下的重要人物,是贾母的孙女,是与宝玉青梅竹马的人,是被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迫害的人,但同时也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然而林黛玉也拥有封建传统观念,这与她的叛逆是共存的,如她在第四十二回中能够听取宝钗的建议不再看“邪书” 又如在第八十二回中黛玉说:“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我们女孩儿家虽然不要这个,但小时候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最先到达的,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后由父母早丧,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奶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种种黑暗和丑行揭露和嘲讽。也正是因此,她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注定是场悲剧。

但也正是由于林黛玉出生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她在根本观点上所表现出来的仍是贵族阶级的一个大小姐。如第六十二回中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着,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表明她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家族命运的关心。又如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冷笑道:“问得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缘故。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更突出的表现了她的阶级优越感以及对于社会低贱的人们的轻视。#p#副标题#e#

林黛玉的才气是无人可比的,读者应该都对第三十八回中《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印象尤为深刻,那是宁荣二府的“繁盛”“巅峰”时期。《咏菊》 一首为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而第二首《问菊》则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菊梦》不妨说成为黛玉结局的暗示。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和云伴月”,已经有些不祥;“登仙”,则又是“死亡”的代词。“登仙非慕庄生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盟”,等于说重结绎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想必大家仍记得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所吟的《葬花吟》吧,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正是林黛玉的“叛逆”,她对于那个封建时代的含蓄的,委婉的控诉。 #p#分页标题#e#

另外林黛玉还值一提的就是她的眼泪,第一回中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就为宝黛的爱情奠下了一生的眼泪。如第三回宝玉与黛玉初次见面,有宝玉摔玉一段情节。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了,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来。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如第二十七回中的“长歌当哭”的《葬花吟》;第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玉来,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完事!’……宝玉见没摔碎,便回身找东西来砸。林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摔砸那哑巴物件!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袭人劝宝玉说,倘若砸坏了,妹妹心里怎么过得去。黛玉“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宝玉连袭人不如,越发伤心大哭起来”,刚吃下的香薷饮解暑汤也“哇”的一声吐了出来。又如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宝玉挨了他父亲贾政狠狠的笞挞,黛玉为之痛惜不已,哭得“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再如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黛玉一听此言,李妈妈乃是经过的老妪,说不中用了可知必不中用。“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从这些都不难看出黛玉对于宝玉的真心,她对于宝玉的爱是把宝玉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真正罕见的爱!是对宝玉不自惜的痛惜,是对他的关爱与不舍,是对他的深深的爱。然而到了最后由于凤姐的安排,黛玉对宝玉的误会,黛玉也是在眼泪中去世,但是或许黛玉临死的眼泪中也拥有对宝玉的不舍与担忧,害怕他在自己死后不珍惜他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爱与恨交织的眼泪,其中也有对于封建的反抗,叛逆。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令人同情。她那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使我们感到,她就我们所熟识的人,是为我们深深喜爱的人。

曹雪芹的《红楼梦》塑造了虚幻而又典型的封建的大家族,“金陵十二钗”,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的欣赏及理解。

第二篇:读书笔记,3000字

读书笔记(成功的因素)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锦绣的前程,都想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赞美,成功是每个人向往的梦,如果把成功比作一把钥匙,那么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这把引导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钥匙,在寻找的路上布满荆棘,会有苦涩的泪与辛勤的汗。只有少数人能坚持下去,拿到这把钥匙,于是他就成了受人崇拜的成功者。

我认为人可以三类,第一类:空想不做,第二类:敢想敢做,第三类:不想不做。第一类人也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者,把一切都想得特别美好,认为成功是水到渠成,他们想获得成功,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计划,或许这个计划是完美的,但是他们就是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他们大多数人都过于乐观,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完成自己心中的计划,也许他们会有点失落,但失落总是短暂的,他们不会引以为戒,继续自己的空想世界,把计划一推再推,最后只能失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就是空想,黄昏就是失败。第二类人就是所谓的现实主义者,敢想也敢做,可是敢想不是盲目的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出对自己有利的感觉自己有一定把握做成功的事,比如你是一个出色的厨师,想开一家西餐厅,你必须吃遍这里所有的西餐,对比自己做菜的风格做一个定位,还有你必须选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好的店面,计算一下这里的客流量,这里有几家西餐厅,还有预算出你店面需要多少员工,员工的工资,以及估算一下一天的营业额,必须方方面面都考虑到,这样如果你内心感觉自己能够盈利,那你就放手做吧!相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拿出好的方案好的计划,进行好的运作,我相信你会看到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启明星。第三类人我认为是最失败的人,他们之中也有两种人,一种就是乞丐,为什么这样说呢?这种人和正常人一样,只是他们什么也不想做,以乞讨为生,不想奋斗赢得自己的人生的成功,因为这条路困难重重,他们太害怕吃苦,害怕流汗,过于懒惰的他们只有这样恍惚的度日。一种就是绝对的富人,他们的家族或他们的父亲有足够的家产供他们挥霍,他们开着奥迪,法拉利,林肯,住着豪华别墅,整天什么也不想,不用为自己的生活而发愁,他们认为的幸福就是花天酒地,游山玩水。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不管富人也好,穷人也罢,我们都应该追求我们心中的理想,为之奋斗。

面对阻碍我们成功的磨难,我们要拿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勇气,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魄力与勇气,每个人都想成功,我们在敢想敢做的前提下还需也从小的方面做起,我认为我们应该培养和具备:自信、改变自己的心态、制定成功的目标、懂得取舍、不能认命、学会坚持,永不服输。

自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自信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一所大学里,有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问他的学生们:世界第一高峰是那座山?同学们都笑着举起了手,的确,有谁不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喜马拉雅山呢?教授接着问:那么,有谁知道世界第二高峰的名字?这次,同学们都低下了头,没有一个人能举手。其实,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是紧挨着的两个名次,“第一”人们能够轻而易举的记住,“第二”却被人遗忘,这说明了做第一的重要性!做人也如此!要永不服输。自信自己是第一。无数受人尊敬的成功者 ,都曾经自信的宣称自己是第一人物。是不是第一勿需追究,关键是他们的确取得了成功。基安勒很小的时候随父母从意大利搬到了美国,在汽车城底特律度过了悲惨的童年,痛苦和自卑成为他心头抹不去的不良印痕,他那碌碌无为的父亲告诉他:“认命吧,你将一事无成。”这个说法令他沮丧,老是想着自己苦闷的前程。有一天,母亲告诉他:“世界上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独一无二的。”从此,他燃起了希望之火,认定他是第一,没人比得上他。自信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他第一次去应聘,这家公司的秘书要他的名片,他递上一张黑桃A。结果立刻得到面试的机会。经理问他:你是黑桃A?是的。他说。为什么是黑桃A。因为A代表第一,而我刚好是第一。这样,他被录用了。想知道后来的基安勒吗?他成功了。成了世界第一。他一年推销1425

辆车,创造了吉尼斯纪录。咋么样?自信的力量厉害吧!成功没有捷径。有些人稍遇挫折,便自暴自弃。其实,一个人除了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遇到难题,如果没有信心去突破它的瓶颈,反而一味懊恼,颓废,则注定失败。从上则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自信,不服输,不认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所不可缺少的,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朝外看,一个看到的是泥土一个看到的是星星。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有的人过的幸福﹑快乐﹑富有,有的人一直生活在苦恼和贫困。其实,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由于各自的心态不同而造成截然相反的人生结局。曾经,有两个乡下年轻人外出打工。一个想去上海,一个想去北京。在候车大厅等车时,听到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健康路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想去上海北京人好,一想,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庆幸车没到,不然一到上海就掉进火坑。去北京的人想,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赚钱,我幸亏没上车,不然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交换了火车票。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刚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也没干,竟然没有饿着,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喝,大商店里试吃用的点心也可以白吃,他整天偷着乐。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能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弄盆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在花点力气就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10包有沙子的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想不见泥土而有爱花的人销售,当天他就赚了40元,一年后,他就凭着“花盆土”竟然在大上海有了一家小小的门面。最后他发现商店的招牌较暗,他抓住商机开了一家清洗公司,最后发展成为一家大公司。数年后,他坐火车,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递酒瓶时,两人都楞住了,因为数年前,他们换过一次车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态是一柄双刃剑,积极的心态成就人生,消极的心态毁灭人生,如果我们要想成功,想改变自己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世界著名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所说﹕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什么样的心态。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心态的改变,就是命运的改变。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懂得取舍是我们行动的依据。没有目标,我们的热忱便无的放矢,无处依归。没有取舍,我们会失去生活的主心轴,乱成一团。有了明确的目标懂得取舍,我们才会有斗志,才能开发我们的潜力,才能把我们带到成功的彼岸。的确,生活中那些有道理,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什么,并且围绕着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目标进行努力,这样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爱因斯坦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平平,虽然他有远大的理想,但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凡事必须量力而行。他在进行自我分析时认为︰自己虽然总的成绩平平,成绩较好。因此只有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面是不及别人的。因而他但对物理和数学有兴趣,他读大学时选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由于懂得取舍和奋斗目标明确,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就得以充分发挥,他在26岁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 。几年以后,爱因斯坦又相继发表了四篇重要的科技论文,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形状外,还具有粒子的特性,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宣告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了前人未有的显著成就。可见,爱因斯坦懂的舍取和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假如他当年把自己的目标确立在文学或音乐方面,而舍去物理,恐怕他就很 难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

我认为成功的因素就是这些,我们还要用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做好每一件事,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相信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这样的人生

才是最精彩最值得回味的人生。

第三篇:《雷雨》读书笔记3000字以上

《雷雨》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崩溃。周朴园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也是一个资本家。其妻蘩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继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受过一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然而缺乏反抗勇气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摆脱与继母的这种不伦关系,又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婢女四凤,而蘩漪的儿子周冲也爱上了四凤。出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来领走四凤。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第二个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蘩漪的儿子周冲为救

恶的家庭崩溃了。

我一直都惊叹于曹禺大师对戏剧的掌握。他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八个人物,我看到的是整个社会。同时,我也生动地看到戏剧这种文学题材的特点。这部剧作为一个经典,的确是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阅读的。读《雷雨》时,吸引我的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还有曹禺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周朴园专横、自是、倔强,和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一样,在家里和下属面前都格外威严,不惜一切地剥削工人。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从一直随身带着的旧家具一直保留着夏天关窗的习惯,到几十年都一直穿着的旧衬衣,都可以看出来,可事实周朴园爱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几年前那个美丽温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现在他眼前的这个女人。周朴园所期望的是“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实际上它是一个丑陋的、混乱的家庭。妻子繁漪与他感情不和,处处与他针锋相对,并且与大儿子周萍有私情。二儿子表面上对他毕恭毕敬,实际又敬又怕,不愿与他多接触,周朴园在这个家里,空有家长的尊严却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间的真情。所以当年那个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托。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填补自己空虚的心,当他思念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慌了阵脚,资本家的势利、狡诈暴露无疑。他认为侍萍会来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旧帐,害怕自己的名誉和财产受到威胁。这样,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便把他的嘴脸暴露了出来,鲜明的性格跃然纸上。但他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周萍和周朴园 是两个相似的人物,周萍和他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的自私和自以为是,他们毫不迟疑地接受封建礼教,只不过周萍总有着昏暗的眼神,闪烁着迟疑和矛盾。他总是悔恨自己的错误,当一个新的冲动来了,他的热情与欲望就会像水一样淹没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过是卷在漩涡上的一段枯枝,这样,一个大错就跟着一个大错发生。他痛苦,悔恨,他羡慕一切没有顾忌而敢做坏事的人,他又羡慕一切能干一番“事业”并依循着上层人的“道德”做模范家长、模范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亲,在他眼里,父亲除了有点冷酷和倔强外,是一个无暇的男子,但冷酷和倔强是他最喜欢的,因为这都是他自己没有的,他是一个

软弱的人。

蘩漪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在一个受伤甚至近乎于变态的女人身上,我隐约看到了她同年青人一样纯真的爱。蘩漪与周朴园一样,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她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蘩漪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在无人可爱中寻找自己唯一的爱人;这是错误的爱,痛苦的爱,却也是深刻的爱。她是一个被爱折磨却没有出路的人。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爱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置疑。或许这也是她对丈夫、对自己不尊重的一种变态了的报复。繁漪也许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她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礼教,也勇于反抗封建礼教,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还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彻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挣扎。她的发疯是她唯一的下场,因为她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一个占有欲如此强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后,她只能疯。

侍萍也是个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应该说侍萍是个有骨子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是她又对周萍有所依托,所以她的反抗不会彻底,在对待周冲和四凤的问题上,她又主动妥协,用一味地退却和忍让来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周冲永远都是个孩子,他有着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单纯地幻想着“世界对于他来说永远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认为连爱也是无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爱的人——四凤永远在一起,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又幻想和四凤一起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 我觉得周冲从头到脚都是无辜的,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最后连死也是无端端的,但是,周冲的出现,毕竟给灰暗的故事色调增添了一抹亮色。 同周冲一样,四凤是个很纯洁的孩子,可与周冲最大的不同是:四凤没有接受过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冲击。她不会反抗,不会站出来和封建礼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劳动人民的朴素的美德:善良、勤劳。 鲁贵和鲁大海 ,虽然是父子,也许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缘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典型代表,受着多重压迫,懂得反抗。他性格倔强,年轻的激情和热情就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彻底地展现出来.而鲁贵,十分“懂事”,尤其是礼节。他又有点驮背,似乎永远都应该欠着身子向主人答应着“是”。他恪守着“下人”的规矩,眼里还闪烁着贪婪的目光,但这贪婪和周朴园的贪婪绝不相同,周朴园的贪婪是张着狮子般的血盆大口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而鲁贵的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见钱眼开。 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个人都着实重重地涂了一笔灰暗的色调,于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八个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

曹禺曾说:“《雷雨》的主题不是以道德败坏和乱伦为主题的,也不是写因果报应,《雷雨》写的是一种情绪,是情绪的发酵,情绪的汹涌推动着我诽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所显示的是我所觉得的宇宙间的残忍,相信种种宇宙斗争的背后有一个主宰。”我很能理解,作者在创作时候并没有一种明确的主题,而是处于本能地一种倾诉,跟着自己的感觉去表

现一个世界。

无疑的,我看到了一个罪恶的社会,一个危机四伏的黑暗的社会。但是这也更多的是对世界的一种感觉,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历史某个时期,这也正是我在这个时代去读的时候,还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他表现的那个家庭,那个社会给我一种无路可逃的感觉。周萍、四凤、周冲,还有蘩漪似乎一直都处于一种想要逃离这一切的状态里,他们想要离开,想要摆脱,想要征服。但是他们的痛苦却始终没有出路,反反复复地挣扎,甚至死成为了唯一的解脱。是的,那个社会,那样的生活没有给他们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雾般不能真实地抵达。探索真理的路上他们已经不能忍受,我想这也正是一种无奈的美。曹禺在1977年为自己作品集写后记的时候说:“今天看来,必然有很多缺点和谬误”,然后他谈到没有写一个无产阶级人物,没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我却不敢苟同,必定有些痛苦会跨越时代,跨越阶级。

从周鲁两家的冲突上,表现了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冲突。侍萍和四风是旧中国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但是同样她们有很强的局限性,以至于很多时候是她们的软弱造成了自己悲惨的命运。这也是一个时代赋予妇女的不幸,世界没有告诉她们:她们是可以反抗的。侍萍忍辱负重,遭遇那么多不幸,却只认为那是自己造的孽,甘心在心里承受所有痛苦。我想,或许她应该让自己心理负担的少一点,而不必把社会造成的悲剧由自己独自承担。 我想,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宿命论思想,很多东西归于命运。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好,也没有影响作品的深刻性。我当然不会认为世界上存在什么天命的因果报应。但是社会和家庭给予一群人的悲哀,却正是这样才被展现地淋漓尽致。他们的确可以在黑夜里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光明,但是那对于他们已经太难了。 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人们的性格已经被扭曲。 让我想起一句话:爱和怜悯都是罪。

第四篇:旅游文化 读书笔记3000字

读书笔记3000字

走进中国最后的母系部落陈刚著远方出版社

读罢陈刚先生的《走进中国最后的母系部落》后,对神秘的泸沽湖和古老的摸索文化有一种遥远的神往。

泸沽湖,又名左所海,坐落在我国滇川交界处的小凉山一带,是我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诱人的明珠,她像 一个古朴、宁静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环绕的怀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这里的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镜。湖周长约五十公里,在湖的北岸,屹立着一座秀丽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视为女神化身。从南边远远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头昂首而卧的狮子,人们又叫它为狮子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赋予女性形象的神话,这里主要以女性主宰家庭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事,所以,成为我们当代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泸沽湖是一汪碧水的童话世界,美得纯净与平和,神秘与天真。曲折的湖岸,密布的森林,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间,水天一色,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间,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浮干水天之间的靡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

泸沽湖畔居住着是众多名族,以纳西族摩梭人为主。我们称他们为摩梭人而不是摩梭族,因为在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与纳西语有共同之处,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

人们追探寻泸沽湖,不仅在于它迷人的湖光山色 更在于他男不娶,女不嫁奇特的婚姻和风俗。

泸沽湖畔居住着近5万的纳西族摩梭人,至今过着母系氏族家庭生活,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血缘均为母系血统。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朴,无论是成丁礼、阿夏婚、母系家庭、丧葬,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个礼仪,每种风俗,都是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支支优扬动听的牧歌,无不充满几分神秘,几分浪漫,几分诗情,几分画意,从而给人以遐想与思忆。

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就这样,以她那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亘古独存的母系氏族遗风民俗,基督教中的“诺亚方舟”,喇嘛教的朝钟暮鼓,征服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1992年,高原明珠泸沽湖正式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短短几年间,她便以其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俗名扬天下。

这个神秘的“女儿国”闻名于世走过了怎样的路程?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在当代社会下依然保持着古老的走婚和母系大家庭制度的传统体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母系”、“走婚”等这样的文化因素,大都被误认为是“原始社会的遗留”,是文明的涤荡的漏网之处。那么,它又是凭借什么冲出世俗的牢笼,得到世人的接纳,并且不仅以其原始的社会形态存在,还依靠其而闻名于世。在中国旅游产业日益发展壮大的当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问题。

摩梭人第一次通过传媒被外界所知,缘于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奥地利人。他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让世人第一次知道滇西北的地理与民俗。他说:“泸沽湖是上帝创造的最后一块地方。

在中国动荡的年代,滇西的少数民族就像奴隶一样被压迫,土司制度在其对文化的作用上也有一定的益处。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上的完全禁锢,那些传统的文化才被人们无力排挤的恪守。政权的更替其实大都影响不到这些偏远净土里生活的人们,他们依旧得不到自由,直到新中国的改革。

然而曙光中也有暗夜,在1960年代的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摩梭人独特的母系家庭和走婚文化,被定义为“原始社会”的残留。最具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变成需要强制改造的“落后现象”。然而倚着文明的旗号进行的一系列对摩梭人的改革,最终都没有将他们的“野蛮” 抹杀掉。摩梭人最后还是证明,母系家庭是他们经过选择并适应和坚守的文化。且最终争得了在摩梭人身份证民族栏里“摩梭人”的身份。他们被时代接纳,并跟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的步伐迈向现代文明。

从泸沽湖畔第一间旅游接待点“泸沽民宿”开始,摩梭人以其民族独特性的经济价值,在世纪末兴起的文化旅游拉开它一道又一道隆重的帷幕。1992年,泸沽湖对国外游客开放,这个包含东方独特魅力的“女儿国”,向世界掀起了它神秘的面纱。1997年,泸沽湖里飞出的金凤凰,自称为“摩梭文化大使”的杨二车娜姆,出版了自传《走出女儿国》,让泸沽湖闻名世界的步伐走得更快了。

泸沽湖又将走向怎样的道路呢?跨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泸沽湖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泸沽湖的旅游事业发展更加迅速。到泸沽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特别在旅游黄金周和节日期间,年年旅客暴满,当地旅游服务设施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形式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泸沽湖旅游事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当地人民改变了认识和观念,有不少人和家庭从农牧业中步入旅游服务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步迈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旅游经济开始成为泸沽湖人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泸沽湖旅游的开发,为泸沽湖文化旅游的发展增添了更大的动力。

一种文化的长驻永青,有其独特性作为核心就可以了。但是当其要被冠以“旅游”为限定,它就必须有一个品牌作为凸显的亮点。 因为成为旅游产品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经济价值。泸沽湖旅游的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高山湖泊的唯美和摩梭人独特的摩梭文化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唯一性,可以说是泸沽湖旅游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最突出的亮点。泸沽湖的潜在开发价值远远大于九寨沟,拉萨等这些在自然风光或者民族特色单方面相对突出旅游产品,因为他是个集合体。我觉得,作为同样具有人文和自然文化特性相结合的云南丽江的开发模式,可以作为泸沽湖旅游发展 的一个很好的参照。当然我们必须要注重它本身独有的特性,更深层次的挖掘其文化的内涵。使得泸沽湖的旅游不是单纯的涉猎观光,而是深入的体会他独特的民俗民风,真正的了解摩梭文化本质。

文化是人类灵魂的结晶,是旅游开发的先导。泸沽湖摩梭文化独具风格,丰富多彩,还更需要大量,深度的探索、挖掘、研究、整理和开发。

泸沽湖旅游的发展一定不能忽略了它 “女儿国”的特性,要深度挖掘其内在文化特性,将其旅游形式从简单的涉猎推进到对文化的深层体验。作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线上一颗刚刚出土的蓝色宝石,质地精良,光采夺目。泸沽湖独特民族文化的形式,遗留和发展都需要探索,挖掘和雕琢,

让她为人类文明史谱写出新篇章。

让更多的新人来泸沽湖领略和体会人类发展史上曾经走过的“母系社会”遗风,了解和认识“奇特婚俗走婚制”的形成、延续和发展情况。而今又向世界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线上的一颗蓝色宝珠和一束光彩夺目的民族光束。泸沽湖旅游品牌,将为世界人所知,这个神秘古老的东方村落将被世界所向往。

第五篇:《苦难辉煌》读书笔记 3000字(范文模版)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

《苦难辉煌》是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讲述的是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这本书里面的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曾经任人凌辱的东亚弱国,到21世纪初的综合实力大国,中国的百年沧桑,浓缩了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腾飞的全部过程,是历史一瞬,也是一刻永恒,工农红军的缔造者们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担承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足迹,不由万分敬佩那些真正为正义奋战的战士,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假如没有国民党五次围剿,就不会有红军长征;假如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淬炼,没有遵义会议的召开,就不会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假如没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抗日统一战线,不会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然而历史没有假如,历史就是历史,初看充满偶然,再看蕴含必然。从金沙江安顺场17勇士、大渡河泸定桥22勇士忘却生死的拼杀中我们看见了这种必然;从天心圩军人大会上朱德“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铿锵话语中我们听到了这种必然;从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中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必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仅仅是一句儿时的歌词,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的思索和解答。十月革命一声炮

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部分经费,但是没有送来工农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出政权,没有送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始终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使得中国共产党不仅看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更寻找到了通向胜利的路径,在民族存亡的历史转折点把握住了机遇。这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当下一个历史转折点在1978年缓缓来到时,中国共产党再次显示了自身的伟大,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时代的主题从革命转向了建设、从斗争转向了发展。“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自身不断的思考、实践、坚持,才一次次地创造了奇迹,真正实现了从苦难到辉煌的涅槃。

群众路线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坚强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战胜国民党,取得国家的领导权,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绝不是偶然的。与其说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勿宁说这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

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唤醒了东方睡狮,让炎黄子孙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树立了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让苦难深重的华夏儿女重新焕发出昂扬的气度和乐观的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路上阔步前行。历朝历代,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得民者心者得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人心所向,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新一代的我们,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需要的是理智反思,更要有忧患意识!祖国的日益发展壮大,让我们生活在物质较为富足的年代,集百般的宠爱于一身,天之骄子的光环也依旧闪耀,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和期待更高。但国家的强大不代表我们就能坐享其成,不代表我们就能一帆风顺的接手前辈为我们开创的新中国。我们有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承认新时代青年在工作中,确实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很多年轻人在待人接物、人际交往上不够成熟,遇事不够担当,心理承受力弱;工作中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眼高手低,做基层不愿意,对工作环境和条件挑剔,不愿意吃苦。这些都是我们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烙下的缺陷。我们虽然生活在安逸的年代,但是如果失去了上进心,仅仅是走一步算一步,这样时间一长不仅会磨灭工作激情,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也难有太

多成就感。我不愿意先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就在我们这一代淡漠,新时代的青年要懂得居安思危,摆正心态,勤奋工作,并且要学习前辈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只要拥有像不屈不挠的工农红军、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那样的坚韧精神,我相信我们也能成就一番辉煌的人生,共创繁荣的祖国!

历史在不断地发展,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结束。对于历史的思索,蕴含着对未来的解答。新的世纪带给了我们太多新的挑战,新时代的我们不仅需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肩膀上,更需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肩膀上。一个世纪的硝烟已然散去,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伟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对于我们而言,重新追寻这段苦难的岁月,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感受肩头伟大的使命和身后厚实的精神支持,才能更好地续写未来的辉煌。把《苦难辉煌》这本书合上时,就感觉把那一页惊心动魄的历史翻了过去,今天安享和平幸福的我们,更应该奋发向前,为我们的后代撰写今天的历史。尽管波涛凶涌,新时代青年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将乘风破浪,“少年强,则中华强”,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建设美好家园努力奉献,中国必将迈进更加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