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佛教与宫体诗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反思】佛教网站大全网(全文)

【佛教与宫体诗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反思】佛教网站大全网(全文)

【佛教与宫体诗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反思】佛教网站大全网摘要:历来关于佛教与宫体诗是否有关系、佛教又从哪些方面影响了宫体诗的论争从未停止。本文即从这两个方面梳理了讨论佛教与宫体诗关系的观点,由此得出,宫体诗出现在齐梁时期,并不是一个异数。  关键。

【佛教与宫体诗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反思】佛教网站大全网

  摘要:历来关于佛教与宫体诗是否有关系、佛教又从哪些方面影响了宫体诗的论争从未停止。本文即从这两个方面梳理了讨论佛教与宫体诗关系的观点,由此得出,宫体诗出现在齐梁时期,并不是一个异数。
  关键词:佛教、宫体诗
  关于佛教与宫体诗的关系,有两种近似对立的见解:一是认为宫体诗的形成发展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与佛教关系不大,佛教的诸多因素只是影响宫体诗的外因之一,如马积高《论宫体与佛教》;二是认为佛教对宫体诗的内容形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是宫体诗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汪春泓《论佛教与梁代宫体诗的产生》。而且大部分人都持有第二种看法。
  一、肯定佛教对宫体诗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以汪春泓为代表的这部分学者,态度坚定的肯定佛教对宫体诗的方方面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这些观点分为两种:
  1. 佛教对宫体诗产生的影响
  对于宫体诗的产生,以汪春泓为首的研究者们认为与佛教有着逃脱不开的关联,首先,佛教促进了齐梁时代士风的颓敝,导致士人社会责任感丧失。士人们的目光从修齐治平向感官享乐和刺激倾斜,佛教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社会风气的改变转而促进了文学观的改变。汪春泓认为涉佛文字的尚丽要求加之佛教盛行而焕发的华丽气氛,自然而然成为宫体诗产生的秾丽的文学氛围。此外,求新变的文学观也和佛教的遣荡思维方式分不开;佛教的妇女观也影响了中土士人对待女性的态度。作为阻碍世人弃爱离情的女性,自然在最初成为佛教贬低的对象,齐梁士人受其影响,女性在他们心目中成为赏玩品评的物品。
  2. 佛教对宫体诗创作的影响
  宫体诗本身的一些特点,在汪春泓他们看来,也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是佛经中的一些香艳的描写影响了宫体诗,甚至一些佛经中的内容可以视为宫体诗的雏形。“佛典中某些佛经如马鸣《佛所行赞》等为宫体诗之始作俑者”[1]。二是对于女性的描写方式,在佛教影响下由之前的虚笔到宫体诗中的实笔细描。三是讲究声律。宫体诗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注重格律,佛经的翻译启发了诗人们对声律的追求。
  二、否认佛教对宫体诗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以马积高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虽然不排除佛教一些方面对宫体诗的影响,但更多的认为宫体诗的产生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佛教的因素只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从宫体诗产生的根源来否认源于佛教说
  马积高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才是宫体诗产生的根源,针对一些学者认为宫体诗人开始对创作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这种体物性来自于佛经中对女性事无巨细的白描,归青认为,晋宋之际就开始了由玄言诗的体道向体物方向的发展,体物的传统也来自中国本土的赋,没有理由说宫体诗的体物性来自佛教。
  至于认为宫体诗中的艳情描写来源于佛经,归青说:“相对于社会环境而言,人性的需求是宫体诗产生的内因”[2],宫体诗人大多立身严谨,描写艳情的宫体诗其实是他们内心深处对声色放荡的渴望被压抑的文字释放。我国叙事性的纯文学发展较晚,因而在唐代之前,中国文学对自身的探索只停留在抒情文学内部,在文字表现技巧和语言美的层面上向前发展,所以宫体诗的特点诸如体物性、追求格律、刻画女性形态等,即使要将其称作新变,也只能说是中国抒情诗歌的渐变,而并非是佛教横插一足之后的突变。
  2.从宫体诗的内在思想倾向来否认“以佛法化俗”说
  马积高否认宫体诗是以佛法化俗的成果,他甚至认为佛教与宫体诗实际上是尖锐对立的,佛教主张灭情禁欲,而宫体诗的主要特点是描写声色。“从本质来说,佛教对当时士大夫所起的作用,还是老、庄思想的作用,只是在理论上较深一层,在实践上加上某种短期的斋戒和布施之类的慈善行为而己”[3]。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宫体诗人创作宫体诗的其中一个目的或是其能起到的其中一个作用是以佛法化俗,事实上也没有一个接受者得到了佛法的熏陶,千百年世人来只是将眼光放在其中的艳情描写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客观地看待佛教对于宫体诗的影响这种说法较为可信。唯一我们能够确定宫体诗受到佛教影响的一个方面,即是宫体诗讲究声律的特征。然而宫体诗上承永明体,虽然永明体确乎是受到佛经转译的启发而发现并创立四声,且提出“八病”。不过佛教对其的影响毕竟成为间接的了,直接影响宫体诗的格律的应该是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永明体。
  再来看宫体诗中的女性描写。对女性的描摹从中国的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传统,描写女性及与女性相关的事物的先例数不胜数。中国古代对女性的审美关注源远流长且从未形成断层,宫体诗只是将这种审美关注发挥到极致,在文字上释放自己被压抑的声色渴望,佛经中的女性描写,只能说是异质文化中来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雷同之处,不从本土文化中去寻求根源,转而求之外来文化,实不可取。
  说佛教导致了齐梁时代颓靡的社会风气,究其根本,还是要从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找根源。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社会变动,士人朝不保夕,无辜丧生的人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性空观念才与士人的思想状态不谋而合,否则,齐梁时代的士人们不会平白无故接受这样一种消极的思想。所以说佛教导致社会风气的颓靡,士人社会责任感随之丧失是欠考虑的。
  总之,还是这句话,纵然佛教对宫体诗有一定影响作用,我们也不可高估,因为宫体诗实在是存在于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其中一个环节,它在齐梁时代的出现,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
  【参考文献】:
  [1]汪春泓.论佛教与梁代宫体诗的产生[J].文学评论.1991(5).
  [2]归青.佛教与宫体诗关系新探[J].学术月刊.2008(7).
  [3]马积高.论宫体与佛教[J].求索. 1990(6).
  作者简介:胡芳(1988—),女,湖北大冶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10级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