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成功的例子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在不断的改革,出现了很多科学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从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出发,着重探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模式,阐述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性。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中学数学 启发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内在缺陷产生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革新,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还将教育的重点放到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来,逐步实现了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新课程标准的数育教学宗旨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着重培养和形成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最大程度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数学是中学教育当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难度十分巨大的学科之一,在学生的整个教育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如何展现,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要解决的问题,值得广大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校正,将对学生教学的重点落实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和培养中来,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数学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为学生创造研究的空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主动的方式获取知识,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创造新知识,进行新的数学化思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钟善基教授也说过:”运用启发式的过程进行数学教学,真正实施起来是十分不容易的,其难点便在于是否能够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经历所学知识同时亲自参与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的要求更加具体,数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生,不仅要将既定的数学知识传达到位,而且还要让学生彻底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诸多数学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巨大优势
二、启发式数学教学的主要特点
1.注重个体教育,以学生的个体活动为中心
新课程从课程教材方面十分重视内容的趣味性、挑战性、生活情趣和现实性,并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努力创建学生的学习意境,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的同时要将重点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主要以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主,将教学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来,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讨论、研究,进而完成启发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例如,在进行 “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教学时,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游戏的主要规则是:“如果你前面座位上的同学站立起来了,你也马上站立起来。”教师指定第一列第一个同学起立,第二列第二个同学起立,第三列第三个同学起立,游戏要尽量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而举出相近的实例,比如塞车、燃放爆竹、多米诺骨牌效应等等。然后组织学生谈论对数学归纳法的认识,这样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必要的探索
新课程标准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索”是整个新课标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数学的演绎过程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等特点,数学经论证得出的结论具有简捷性和概括性等特征,如果没有老师的启发式引导,学生很难以探索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进而也就不可能构建出自己的学习理论。因此,数学教师要深入钻研数学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知识的探索,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能力。
3.鼓励支持学生不断创新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主要将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作为教学的总体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其思想方法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数学教学最高级内涵。在数学课堂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与学习方法的创新意识往往是同时出现的。教师通过精心选择问题,巧妙的进行启发,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进而闪现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火花。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将在未来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逐步转变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
提出问题是解事物本质的开始,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辅导和提示是必要的,但切忌给予过多的提示,甚至告诉学生答案和详细的解答过程, 这种做法除了让学生羡慕老师、作者的聪明与神奇之外, 更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
学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学生也就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告诉学生学习上没有权威, 只有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才会取得成功。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联想并产生问题。同样,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幼稚、甚至是非常好笑的问题,老师也一定要认真对待,绝对不能表露出一丝不屑一顾的意思, 要知道,老师的轻视和鄙薄,对学生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 很有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给予每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与表扬。给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把课堂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 的感觉,没有学生的思考与实践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朱城,数学思维品质在教学中的培养[J].上海中学数学,2010年6期
[2]王振中,杨红梅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式[J].中学数学教育(中学教师版),2004年12期
[3]孙泽瀛,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启发[J].数学教学,2005年7期
[4]张鸥,探究式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