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学还差点什么:教学工作中差点教育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是我们现在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对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还差点什么?
一、习以为常——差深钻教材
现在老师的备课走进一个疲惫的怪圈,大都是机械重复抄写。殊不知,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生命灵性的个体,即使教材内容相同,同一个老师教,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如果我们在钻研教材时心中没有装着学生,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有时会让我们的处境非常尴尬。在“真分数与假分数”这一节公开课上,我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在本堂课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
1.分母是5的假分数有无数个,真分数有4个。
2.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无数个,真分数有4个。
这两题只有一字之差,但题意却截然不同。我设计这组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料,学生在判断第一题就有了争议,一个我认为无可非议是对的判断题,居然引起学生不小的争议。
“我认为是对的,分母是5的假分数有……,真分数有……,所以是对的。”学生纷纷回答。
“我不同意,老师,我们昨天学习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分母不能为零,但分子并没有说不能为零啊!所以我认为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5个而不是4个,所以这道题是错的!”思维最活跃的杨晨说道。
好小子!这个问题我备课时还真没预设到,此时怎么办?说咱们课后再讨论?太不给力了吧?台下还有那么多的老师也在等着看我如何收场。我有些懊悔了,怪自己的习以为常,没有好好钻研教材……我的额头不由渗出丝丝汗意,但还是得解决这个问题啊。我转念一想,还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学生自己吧!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
“老师,我还是觉得这道题是对的!”在几乎全班同学都倒戈一方时,有一个学生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正是他的坚持与意见给了我一线生机。
“因为他说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说明分数与除法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关系……”
好一个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让我大脑灵光一闪,是啊!利用分数的意义不是可以很好地解决吗?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分数的意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那分数至少要表示几份呢?
生:1份。
师:1份都没有取,这样的分数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就可以用0表示!
……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为自己捏了一把汗。有了这样的教学经历,我再一次领悟到,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钻研教材,我们在教学中才能运筹帷幄。
二、名落孙山——差细致观察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仅是关注优生的思维状况,更需要关注落伍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
张艺静是我们班数学成绩最糟糕的学生,每次数学考试都是名落孙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反反复复仔细地分析她的试卷,发现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计算能力太差。那计算究竟差在什么地方呢?我在她做计算题时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观察。有一次,她计算49×2的结果是116,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没有指责她,而是心平气和地问:“这个结果,你是怎样得来的呢?”她憋红了脸没有回答,可能是担心老师会责骂吧。于是我继续开导她说:“没关系,如果你找不出病因,这样的错误就会像肿瘤一样越长越大,只有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听了我的话,她小声地说:“我先用4乘9等于36,然后用2乘4再加3等于11。”哦,原来如此!这种跳跃片面式的思维方式是导致她计算失分的主要原因。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为了赶速度,题目只瞟了一眼就马上动笔,首先看到的几个数字便先入为主地记在脑海里进行了运算,后面的再亡羊补牢,这样当然会错误百出。此外,我发现她打草稿的习惯差,上一个分数的分母与下一行的分子是首尾相连的,使得6看起来像8,5看起来像3,这都影响了计算的准确率。
每一个后进生之所以落后,都会有自己特殊的原因。我们只要耐心、细心地观察,就一定能帮助他们找出病因,从而很好地对症下药,教学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一味抱怨——差个别指导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师们抱怨孩子上课不听讲,讲了很多遍的知识还是不会,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内容之后,老师一般都会出示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做:一块长方形的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有多大?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班上的学生做了5次以上,但王鹏同学在解答时仍然是一筹莫展。我对此也是黔驴技穷,最后无可奈何地对他说:“自己用纸剪,自己做!”我站在一旁观察指导。剪完后,我让他自己做成一个盒子,指导他找出长、宽、高。没想到折好这个盒子后,他猛地一拍脑袋,说:“哦,我会做了!”看着他欣喜若狂的样子,我陷入了思考:为什么以前讲了那么多遍,让他自己动手剪,前一次不理解,后一次却恍然大悟了呢?究其原因,是后一次有老师的个别指导。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为学生动手了就都会弄明白、弄透彻,所以有时在这些后进生可能根本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操作时我们的操作过程就已经告一段落。而在后面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往往又忽视动手环节,导致后进生在学习新知时就一知半解,落下的“病根”在复习时“旧病复发”也就很正常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雕琢精美的、有灵性、有个性的艺术品,老师不仅要认真踏实地教学,更要用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用智慧去钻研、去触摸学生的思维,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充满生机!
(作者单位:张家界慈利县零阳镇一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