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让百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体平台】2018年李彦宏最大语录
高考状元、北大骄子、华尔街精英、硅谷栋才、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老总……一路走来,李彦宏的履历总是镶着金边,以至于《福布斯》、《商业周刊》这些国际顶级财经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将“全球最佳商业领袖”等桂冠加冕于李彦宏的头上。
从北大到硅谷
作为1987年陕西省阳泉市理科“高考状元”,李彦宏没有选择清华而是投身于北大,自有其特殊的理由。还是在读高中一年级时,李彦宏参加了一次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比赛,去之前他信心百倍,期望捧杯而归,然而在与强手逐一过招之后,李彦宏连个鼓励奖也没有拿到。怀着沮丧的心情,李彦宏一头扎进了省会太原的书店——置身于书海,李彦宏领悟到失利的原因:省城有着在家乡根本看不到的电脑书籍,别人有着比自己更强大的信息获取优势。两年后,李彦宏选择了北大图书情报专业,目的非常简单:将图书馆里所有的专业书籍读个遍。
很多人不明白李彦宏为什么当初不选择计算机专业,李彦宏后来的解释是,单纯的学计算机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更有前途。其实,在主修图书情报专业的时候,李彦宏辅修了计算机系的许多课程。因此,像许多北大学子一样,李彦宏在上完专业课后,还必须骑上那辆从学长手中廉价购得、全身“哐啷”乱响的自行车,去计算机系赶听另一门课程。让李彦宏至今感恩的是,同在北大读书的姐姐不断对他说,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美国,这使得李彦宏在大四时就下定了出国留学的决心。
然而,李彦宏留学之路并不平坦。首先是手续不完备被拒绝签证,李彦宏只得在北京找一份工作以等待二次签证的机会。当好不容易等来签证的时候,李彦宏却发现当初锁定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都对自己关上了大门。其原因是,美国的许多大学根本不招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幸运的是,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而在教授们的多次要求下,学校答应破例招收几个中国大陆学生,李彦宏就是其中的一个。
就像靠近尼亚加拉瀑布的布法罗一年中有六个月都下着雪一样,李彦宏很长一段时间心情热乎不起来。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和编写程序,忙碌到凌晨两点钟是经常的事。由于受不了布法罗夜晚冰彻的寒冷,李彦宏不得不拿出1500美金买了一辆二手丰田车,但由于气温极低,这辆车总需预热10分钟才能启动。李彦宏至今无法忘却这段艰难经历。
三年后,拿到了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的李彦宏继而攻读博士,然而,读博期间在日本松下公司的一段实习,让李彦宏作出了中断学业的决定,一头扎进了华尔街。应当说李彦宏是幸运的。在华尔街,他第一份工作是在道·琼斯子公司做实时金融信息检索,而且开明的老板给了李彦宏很多可自由安排的时间,热衷于技术的李彦宏为公司设计了一套实时金融信息检索系统,这个系统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当然,这份工作也让李彦宏获得了很高的收入,26岁时李彦宏就租了一套公寓,并买了一辆新汽车。不过,令李彦宏最兴奋的还是在华尔街工作期间发明了“超链分析技术”专利。可惜的是,这项被李彦宏看成是“改变产业的一个发明”,却并不被华尔街所理解和接纳。
通过在加拿大的一个国际互联网技术大会展示“超链分析技术”,李彦宏赢得了硅谷Infoseek公司的垂青,而且在踏进Infoseek的第一天李彦宏就受到了重用。在Infoseek,李彦宏不仅以当时硅谷最年轻的产品经理身份出现,而且还获得了Infoseek公司的股票,以致30岁不到,李彦宏就跨进了百万富翁的行列。然而,由于Infoseek公司的决策者后来选择了经营传统媒体,并引入了迪斯尼40%的股份,搜索引擎技术在公司日益被边缘化,最终李彦宏决定辞职离开。他将目光转向到了大洋彼岸的祖国。
百度王国的灯与火
应当说李彦宏为回国创业做了充分的准备。从1996年开始,李彦宏每年回国考察一次,其间他见证了新浪、搜狐的破土而出,也发现了中国互联网领域搜索引擎市场的空白。而最终驱动李彦宏下决心回国的,是他以国庆50周年大典观礼嘉宾的身份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这一激动时刻。当年圣诞节那天,李彦宏怀揣从风险投资商手中融通而来的120万美元,正式在北京注册新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大本营扎在北大资源宾馆,包括李彦宏在内,公司的员工只有八名。
创业之初,百度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做出最好的搜索引擎卖给门户网站。百度找到的一个客户就是硅谷著名的门户网站硅谷动力——正是有了硅谷动力这个客户资源招牌,国内的新浪、搜狐等知名门户网站也先后购买了百度的搜索技术,百度在开业半年后开始盈利。然而,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磨灭一下掐断了百度的财源。出于压缩成本的考虑,很多老的门户网站放弃了在搜索上的应用,新的门户网站更没有对搜索的追求。情势倒逼之下,李彦宏明白,必须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新的模式很快产生。由李彦宏亲自操刀,百度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并正式推出搜索引擎——百度搜索,在此基础上,百度实行了以提高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为目的的竞价排名。所谓竞价排名,是指百度把常用的搜索关键字标价,企业出价越高,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越靠前。市场的反应超出了李彦宏的预计。当年年底,有超过800个网站加入百度的竞价排名联盟。虽然出于舆论压力,百度用“凤巢”项目取代了竞价排名,但后来却有40多万户企业加入到该营销项目中。
除了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市场之外,李彦宏还必须面对美国搜素巨擎——Google。资料显示,Google在2001年就占有了60%的中国搜索市场份额,与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竞争,百度显然是虎口夺食。为了能够与Google对弈,李彦宏特地从CEO位置上退下来,出任项目经理,并在内部很快推出了一个名为“闪电计划”的行动方案。
速度取胜是“闪电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李彦宏发现,基于当时全球范围内网页速度增长只有50%的判断,Google将提供给中国互联网的索引信息量增幅锁定在了每年50%的范围内,而中国当时一年的互联网内容页数增长高达300%。不仅如此,李彦宏非常清楚,在中国,百度的服务器与Google相比,还可以抓到更多中文信息。用自己的强项去搏对手的弱项,李彦宏增强了取胜的把握。结果, 2002年百度的索引量劲增200%,而Google只有50%,许多Google用户开始倒戈,当年百度上升到全球最受欢迎的中文网站第四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