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毒胶囊 [浅议毒胶囊]
浅议“铬超标胶囊”事件
文学院 王莹 学号:[1**********]7
近来,“铬超标胶囊”事件闹得沸沸扬扬。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高超标90倍。“毒胶囊”事件就此引爆。“毒胶囊”这三个触目惊心的字眼,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再次震惊了国人。有人将其与当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相提并论,分别看作是关及民生的药品和食品两大领域里的标志性事件。
客观地说,对于“毒胶门”的反应,相关部门可以称得上及时。曝光当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河北省警方展开行动,江西省对省内主要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核查,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弋阳县龟峰明胶有限公司生产的工业明胶销售流向进行清查;16日凌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就药用“问题胶囊”铬超标一事再次表态: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同时表示,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4月16日,浙江新昌警方抓获22名问题胶囊涉案人员;4月17日,多省市调查问题胶囊,停售封存13个产品;4月18日,浙江新昌33批胶囊制品样品检出铬超标;4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对非法使用工业明胶加工食品彻查严打的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立即组织开展对使用工业明胶加工食品违法行为的彻查严打行动,对所有明胶生产企业和使用明胶的食品生产企业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置;4月19日晚,药监局公布首批胶囊药品抽检结果,修正药业等9家曝光企业均有铬超标,而警方也已抓获53名嫌犯„„截至4月22日,各地警方对相关案件共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查封非法生产线80条,查扣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7700余万粒。 铬超标胶囊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通过肾脏排放铬的能力可达到约0.2毫克,从现有有关铬的安全性资料和报道的胶囊中铬的最大含量以及病人每天摄入的胶囊数来看,一般认为不会引起人体铬急性中毒和慢性铬蓄积。不过,对于企业这种违法行为,我们要严厉谴责,因为科学还没有统计出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毒胶囊事件引人深思。食品药品安全涉及国计民生,它不仅仅是产品质量问题,更是与群众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问题,再往大里说,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姿态。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处理。而在这次毒胶囊事件中到底谁该负责呢?我认为,药用胶囊厂,工业明胶生产厂,药品生产企业都应该承担责任。对于工业明胶、药用胶囊和药品生产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正因为
这个链条上各个企业都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了事件的发生。应当确定,本次“铬超标胶囊”事件的责任主体第一个是工业明胶生产企业,他们是明知故犯,有意把工业明胶装进白袋子,出售给药用胶囊企业,这本身就是严重违法的。第二个责任主体是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其购买生产胶囊的原料,应该符合药用明胶标准,经过合法的检验;生产出的药用胶囊,也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生产,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明知用工业明胶生产胶囊,还销售给药品生产企业,这种行为在所有的责任主体内,性质是最为严重的,最为恶劣。因为其直接导致了药品生产企业在不经检验的情况下,使用了“铬超标胶囊”,最终造成了药品违规。第三个主体是药品生产企业,其应按照《中国药典》标准生产药品,同时,对其购进的药用原辅料、包装材料都应该承担检验的职责。但是,一些企业疏于监管购买了“铬超标胶囊”,没有经过检验就用于药品生产,违反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导致生产劣药。对这三个责任主体,都应该实施重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彻底杜绝其侥幸心理。
另外,“胶囊门”也跟监管的不完善有关。在毒胶囊事件发生后,经过短短的一个多月,整个中国就像过筛子一样把全国所有的药厂检查了一遍,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说明监管部门可以监管也有能力监管,说明监管部门总是被逼的被动性的监管,而不是主动性的出击进行监管。五一前后的对比说明监管和不监管明显不一样,监管可以有效控制非法生产,可以使产品达到100%的合格。通过这一实例,充分证明市场的混乱和非法生产主要责任在监管部门,在管理方面,在政策方面,在制度方面。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检验制度,监管制度,检查制度,监督制度,长效制度,完全可以保证产品质量100%的合格,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保证市场流通产品的合格率,彻底堵塞非法生产劣质产品的渠道与漏洞。通过这件事再次提醒我们的政府部门,一定要尽职尽守,要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由于监管不严出现的质量问题一定要追查当地的监管部门的责任。这次铬超标胶囊事件必须认真追查,制度就从现在开始建立起来,为以后的监管立下规矩,树立标尺。并要重新修订和建立严格的监管法规,制定详细的严密的监管制度,保证监管的真正实施与落实,从源头上彻底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药用胶囊铬超标是一个案件,是重大药品安全事件,更是一个重大社会事件。可以说,处于链条上的那些企业,丧失了对社会、对消费者的基本责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被认为是社会自我治理的重要组成。企业失守失德,显示了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处在社会整体体系中,企业将不合格的东西卖给别人,也会从别人那里获得不合格的东西;对他人不负责任,迟早也会被他人不负责任地对待。于是,整个社会就可能陷入一种相互祸害的状态,受损的就不仅是个人的生命与健康,还有社会肌体的健康。我们不仅要对此进行严肃处理,还要针对此事作出深刻的反思:怎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怎样才能提高企业和政府的公信力,怎样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