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第一篇:名人失败后成功的故事
名人经历挫折后成功的例子!
1、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2、孔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以后,人们尊称他为万事之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经常受到族人的歧视.在那个时代,既没有造纸术,也没有印刷术,流传的著作全靠传抄,自己想要保留别人的著作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简按顺序保存好,那就当时的书.《易经》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经常翻阅,由于翻阅次数太多,十分结实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多的。。。
3、
著名化学家格林尼亚教授,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少年时代,由于家境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使得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整天游荡。可是好景不长,几年后他家彻底破产,一贫如洗,昔日的朋友都离他而去,甚至连女友也当众羞辱他。从此,他醒悟了,开始发愤读书,立志追回被浪费的时间。九年以后,他研制出格氏试剂,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4、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而司马迁本人也因李陵之祸幽于缧绁,所以才会“述往事,思来者”,发愤著成了《史记》。
5、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6、法国画家约翰•法郎索亚•米勒,年轻时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他陷在贫穷与绝望的深渊里。后来,他迁居乡间。虽然他仍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厄运,但是他并没有停止作画,从此他的画更多表达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民。其中《播种》、《拾落穗》等作品,还成为美术画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没有那种不怕不弃、奋勇前进的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诞生出不朽之作。
7、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领导中国劳动人民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埋葬剥削制度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因无钱买书,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的路,到亲戚朋友家去借书读。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就在昏黄的豆油灯下苦读。就是这种追求知识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使他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人民领袖。
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8、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9、法国著名小说家小仲马,是文坛大师大仲马之子,他年轻时,艰辛创作,写了数不胜数的文章,但他并不透露自己的特殊身份,努力换取来的只是一封封退稿书,但他从不自暴自弃,直至《茶花女》问世,轰动整个欧洲文坛,一鸣惊人。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年轻时周游各地,踏遍全国,为他的文学思想、历史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后虽遭宫刑,但仍矢志不渝,历经数载,终成“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宏篇巨著。 自信 :
10、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11.海伦-凯勒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自尊
12.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得成功。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所以没有自尊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13.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战胜挫折
14吕布
吕布(?-199年2月7日[1] ),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和王允诛董后,被李郭击败,依附袁绍效力。争夺兖州失败后,依附偷袭刘备,割据徐州。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15、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总统)一般指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2.6-2004.6.5)于1911年2月6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坦皮科城。美国杰出的右翼政治家,曾担任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第49-50届)美国总统(1981-1989年)。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在踏入政坛前,里根也担任过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演员、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creen Actors Guild)的领导人。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在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中,里根名列榜首。
16、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同义词 撒切尔夫人一般指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第49任英国首相)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在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在担任首相前后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前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绰号甚至已成为了她的主要标志。
1970年,进入爱德华·希思内阁担任教育及科学大臣。1975年的出任保守党党魁,1979年率领保守党重夺政权,展开保守党长达18年执政。其领导保守党在1979年、1983年和1987年三次大选中接连胜出,仅次于哈罗德·威尔逊。1990年未能击败党内对手迈克尔·赫尔塞廷,宣布辞职,其后她所属意的候选人财政大臣约翰·梅杰参选并最终获胜,11月28日正式离任,结束长达11年半的执政。1990年下台后,继任的保守党约翰·梅杰政府以及工党托尼·布莱尔政府,依然沿行了她所推行的经济变革,该政策方向持续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病逝,终年87岁,骨灰被安葬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墓地、亡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
撒切尔夫人曾四次访问中国,并于1984年在北京代表联合王国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7、刘翔,
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冠军。[1] 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夺冠。[1] 2012年6月,世界110米栏排名第一,刘翔时隔五年后重登榜首。[1] 2012年8月7日,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因伤结束奥运比赛。
2015年2月3日,刘翔担任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推广大使。[2] 2015年4月7日下午,刘翔在微博正式宣布退役。 2015年6月25日,刘翔在微博宣布与演员妻子葛天离婚。
2016年3月2日中午,全国政协委员刘翔现身北京会议中心报到,参加2016全国两会。[3] 2016年4月,参与录制《极速前进第三季》
18、张丽莉
原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2012年5月8日放学后,学校门口一辆失控的大客车突然冲向人群,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学生被客车碾压,身受重伤,双腿高位截瘫。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亲切地称为“最美女教师”。
19、莫言(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 他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2] ,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2] ,1986年发表的《红高粱》成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2] ,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 2011年莫言凭借《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4]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5]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20、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根据其本人自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以下关于其本人经历的描述,均来自《马可·波罗游记》,其关于中国的经历的描写,截至今天没有发现任何历史证据的支撑,且游记本身与历史史实有多处冲突,漏洞百出)的记载,马可波罗是13世纪威尼斯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自称在中国游历了17年,并曾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到过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1289年波斯国王阿鲁浑的元妃去世,阿鲁浑派出三位专使来元廷求婚。忽必烈选定阔阔真为元室公主,马可波罗趁机向忽必烈大汉请求参与护送任务,在完成使命后,他们可以并顺路归国。 1292年春,马可波罗随三使者护送阔阔真公主从泉州起航出海到波斯成婚。1295年马可波罗一家回到意大利。
回意大利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元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经过中西方历史学家的广泛考证,没有发现任何马克·波罗来过中国的任何证据,且游记本身存在巨大漏洞和谬误,其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基本确定不具有历史真实性。 关于挫折励志的句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句子: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失败是成功之母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宝剑锋自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拼的十万头颅血
敢叫日月换新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篙人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 ----- 贝 多 芬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 鲁 迅
第二篇:“先成人后成才”家训小故事
家风家训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也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性格特征、为人处世、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家训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训,就有什么样子的孩子,古语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认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村人,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教育我说的最多的就是“先成人后成才”,这句话也被我作为家训用在对自己女儿的教育上。在我女儿五六岁的时候,小朋友拿她的玩具玩,她总是不肯。我问她为什么不肯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玩具,她说玩具是她的,别人不可以玩。我意识到女儿还小,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但作为家长,我必须让她深刻的认识到和别人分享是一种快乐,自私自利会成为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羁绊,但如何让她平和的接受这个道理呢?一天,她玩够了家里的玩具,又闹着我给她买新玩具,我没有答应,她憋了半天,最后让我带她出去玩,我拿着她的玩具,带着她去了邻居家。当时有好几个小朋友在邻居家玩,她破涕为笑,从我手中接过玩具和其他孩子一起交换玩具,一会儿就和小朋友玩得热火朝天。回家的路上,我趁热打铁,告诉她不能生活在自己世界里,只有学会与人分享才会获得乐趣。她用力点了点头。
后来随着女儿慢慢长大,虽然懂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我还是时刻教育她“先成人后成才”,教育她“成人”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诚实守信、清白做人等等,同时也发现生搬硬套要尽量少,正确引导往往更能接受。除此之外,作为父母身体力行自然比说的更有效果,也更重要,希望我的女儿也能将这样的家训继续传到她的孩子们身上去吧!
第三篇:名人背后的失败
种子下载地址:http://cgbt.cn/download.php?tid=319412
种子下载地址(IPv6):http://ipv6.cgbt.cn/download.php?tid=31941
2《名人背后多少失败》(深刻英文演讲) Speech1你要发现你的爱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Speech2汲取失败之利 洞察想象之益——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2008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Speech3失败是我的——麦凯恩2008年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败选演讲
Speech4不要害怕走出校园——柯南·奥布莱恩2000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Speech5次贷危机元凶何在——走下“神坛”的格林斯潘便捷次贷危机元凶并非自己
Speech6拯救儿童 拯救世界——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2001年在牛津大学的演讲
Speech7通用毁在成功之后——瑞斯报告:枯萎的通用汽车
Speech8再一次确信——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2008年在卫斯理大学的演讲
Speech9不要对错失耿耿于怀——巴菲特在大学及福布斯商业网对话实录
Speech10生而为赢——篮球巨星乔丹2009年在NBA名人堂的获奖感言
Speech11无手 无脚 无烦忧——世界激励大师克·武五伊契奇2004在的大礼堂的演讲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林语堂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哭,你对它笑它就笑。
——拉伯雷
感谢失败,因为失败让人清醒:感谢失败,因为失败让人坚强,感谢失败,因为失败让你看清自己:因为失败让你看清他人,感谢失败,因为失败是一剂苦药,苦口却利于病,逆心却利于人。
作者简介
若木,江苏人,大学文化,一个传奇式人物,集工、农、商、学、兵于一身。当过干部,在一个地区曾红极一时;坐过大牢,饱尝过从天上掉到地下的极端滋味:历经大起大落,可谓波澜壮阔。无论人生发生何种变化,他那种不屈不挠、坚贞不渝的人生奋斗目标始终不变。二十一世纪初成为北漂一族,他披荆斩棘,力闯难关,终成京都文化出版界的一名精英。现为中国爱心企业家俱乐部副会长。“人生导航”系列,基本上是作者在特殊的日子里,记录下的对人生的所思所想,关注的是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其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精深的思想对人生作出了精辟地分析与理性的思考。全书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人寻味,震撼人心,对遭遇人生挫折的人来说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精神良药。
目录
第一篇 失败成就了你
失败是一个大熔炉,把天真炼为成熟,把脆弱炼为坚强,把不谙世事炼为老练圆滑,把鲁莽行事炼为沉稳谨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失败的存在才能对照出成功的丽影,所以,是失败成就了你。
安迅成就了华特生
因为失败,我没有放弃
失败让生命升华
忍耐暂时的痛苦
逆境也是一种机遇
“不倒翁”所思
从失败中走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二篇 为什么要感谢失败
假如人生没有失败,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幸;假如人生没有失败,世界也不会向前进步;假如人生没有失败,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甚至可以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没有失败的人生是苍白的。失败也是上帝馈赠给人类最好的礼物,经历失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此种种,我们怎能不感谢失败呢?
俞敏洪31分
买书:<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
《人生要经得起失败》名人背后的失败
第四篇:名人面对失败挫折的具体事例
名人微笑面对失败挫折的事例
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劝他停止实验放弃发明,面对失败挫折他继续坚持,经过几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张海迪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 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 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
“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 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 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 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 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蔺相如用与人为善的做法对待廉颇的不满,感化廉颇负荆请罪,化解了两人之间的误会。
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 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 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 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 董家如此, 也有所感悟, 同样效法。 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 房子盖成后, 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让一让,六尺巷 (宽容化解矛盾)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了大官,被人称为“张丞相”。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里有一个姓叶的大户与张家的府第为邻。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第,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叶家明知道是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第也不愿相让,于是和张家争执,并表示 “宁可家破人忙,也寸土不让”。双方相持不下,冲突在所难免。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张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对家人依仗他的权势欺压乡里很是不满,于是作诗一首带给夫人,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见诗后,很不理解张英的做法,反复吟诵,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3尺筑墙。叶家得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的行为感动,也将自己宅院主动后退了3尺。这样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一个6尺宽的巷子。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有一句顺口溜: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张叶两家因院墙产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向张英告状,张英见信后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因此,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涸冬成通家之谊。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鲍叔荐管仲
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鲍叔助小白,管仲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为相国。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赶不上他;制作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齐醒公也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霸业。
鲍叔牙不计较管仲的自私,多分给他黄金,并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3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后,他写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队中英雄战士的中篇小说,寄给一家杂志社,却未被采用。可他并未灰心丧气,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云的事是少有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桂冠和脖子上的花环,而忽略了他们在未成功之前倍尝的痛苦、冷落,甚至歧视。奥斯特洛夫斯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认准的目标攀登。1932年,他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对此,他高兴地惊呼:“生活的大门向我敞开了!”“书就是我的战士!”站着用枪战斗,躺着用笔战斗,死后用书战斗。这就是作为一个战士和作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
位于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本是当年苏维埃政府分配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新居。当时,他虽然年仅32岁,却已双目失明,四
肢瘫痪,全身不能活动,双手丧失了写字的能力,连转动头部也极为困难。正如他在自传中所写:“体力几乎全部丧失了,所剩的仅仅是一种想要多少对自己的党和工人阶级尽些力量的热望。”他不想在安闲无聊中消磨自己有限的生命,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他难以放下手中新的战斗武器——笔。
据当时医生诊断,奥斯特洛夫斯基还可以活5年,但他本人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十分清楚。他曾对护士说:“我知道我的病情严重,我感到遗憾的是,还有那么多工作没有完成。”在临终前一个月,他已经清楚地感到死神正向他扑来,但他没有要求去看病,更没有停下笔去休养,而是拼命加班,与死神争分夺秒。他让秘书们实行“三班制”守在他的床头,他躺着口述,妻子与助手们帮他打字,他自己则一刻也不肯休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新住宅里住了短短7个月就去世了,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我这一生都将献给社会主义祖国青年一代的布尔什维克教育事业,直到最后一次心跳为止。”
1936年12月20日,在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之后6天,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林肯面对的失败
1809.2.12,生 1818年(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同年,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同年年底),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他曾经绝望至极,但从没有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柔韧,坚持。遇到任何困难,不必太在意,努力总有回报。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
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蒲松龄
蒲松龄郁郁不得志之后,转而著书,写出了被郭沫若称为“写鬼写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小说集《聊斋志异》。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司马迁
司马迁受宫刑.狱中写出<<史记>>,鲁迅先生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两个士兵之间的故事(宽容换来友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跟部队失去了联系。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艰难度日。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把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身上。又一次激战后,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第二天,他们得救了。
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但是,我想我理解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
知道此事,也从未提及。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
杨翁婚姻背后折射的社会宽容(宽容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结婚了。这场婚恋令人关注的主要是两人间的年龄差距———杨振宁整整大了翁帆54岁。在一个大多数人还墨守成规的国度,这个罕见的年龄差距难免会引起许多人的好奇、惊叹和猜测。杨振宁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坦言自己对此已有心理准备。
出乎杨振宁意料的是,面对这场“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苏轼语)式的婚恋,无论是网络言论还是街谈巷议,充满的都是善意的眼神:在杨振宁任职的清华大学的BBS网站上,大部分学生的留言表达的都是祝福的心愿;新浪网上的数千条“评论”,也大多呵护着这段感情;一位亲近杨振宁的物理学家还回信给杨振宁,举例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81岁时和他21岁的学生结婚,作为对他们的祝福———这些人性的温暖和善意,在以前的同类事件中并不多见。
这足以表明,我们的社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民众开始知道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珍惜和祝福;另一方面,民众面对和自己的观念大相径庭的人与事,已经开始学会理解和宽容———而宽容恰恰是社会进步的醒目标志。
林肯的大度(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
林肯一向以宽容为怀。在他当上总统后,南北战争爆发了,一开始北方处于劣势,让他终日不得安宁。随之而来的就是别人对他的能力的鄙视,人们认为选举他当总统是犯下了大错,林肯则对所有鄙视他的人都报以宽容,在他人看来,那几乎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宽容,很没有尊严的宽容。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伟大的政治家林肯把政敌当作自己的朋友,他以为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
三峡工程谁贡献最大(应该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人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中国历史上的宽容故事(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忍再忍廉颇的寻衅羞辱,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境界,终使廉颇幡然醒悟,从而给世人留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
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丘吉尔的风度(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全民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个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英雄。对于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坦然对待。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这时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你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祝贺?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真佩服丘吉尔,那么从容,那么理智,只一句话,就成功地再现了一种极豁达大度宽容的大政治家的风范!还有一次,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丘吉尔,并指了指丘吉尔的酒杯,说:“我恨您,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丘吉尔笑了笑,挺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妙!果然是从容不迫,不是吗?既然您的那句话是假定,我也就不妨再来个假定。 是的,这就是宽容!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
九世同堂在一“忍”字(家庭中也需要宽容)
公元665年,唐高宗李治经过寿张县时,特意登门拜访了一个九世同堂的大家庭。寿张人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为此,北齐、隋、唐历朝都专门予以了表彰。 交谈中,李治请教张公艺能够九世同堂的原因。公艺老人稍加思索,一口气书写了一百多个“忍”字送给了李治。李治很高兴,赏赐了这家人。
韩信忍胯下之辱
韩信受垮下之辱,当兵又屡屡不受重用,当终成开国大将.。
汉初的淮阴侯韩信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最后被吕后诛灭,但毕竟是一位盖世英豪。
就是这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早年却忍受了不少奇耻大辱。
韩信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既不能被推举做官吏,又不会从事生产或做生意赚钱、所以,常常到熟人家里去混饭吃,这些人家都不喜欢他。
他曾经多次投靠在邻乡的一个亭长家里求食,一连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他,于是很早就起床把饭做来吃了,等韩信到吃饭的时间去时,已没有饭了。韩信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此便再也不去亭长家。
韩信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那里漂洗丝绵。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到了吃饭时间还坐在河边,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知道他没有饭吃.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此后一连数十天都是如此。韩信非常感动,向老大娘道谢说:
“我将来一定加倍报答您!”
老大娘却生气地说:“谁希罕你的报答呢?一个堂堂男儿汉却养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
当时,淮阴城有个年轻屠户很看不起韩信,他轻蔑地对韩信说:
“别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是个胆小鬼!”
韩信不予答理。那年轻屠户又当众侮辱他说:
“怎么你不吭声呢?难道你不承认吗?那好,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认你是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
韩信把那年轻屠户看了好一会儿,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那人哈哈大笑,满街的人也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
后来,项梁率兵起义,韩信拔剑从军,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兵败后,韩信又跟随项羽的部队,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项羽献成都没有得到采纳。当汉王刘邦率兵进入蜀地时,韩信从楚军中逃出来投奔了汉军。开始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终于得到萧何的赏识,被萧何全力保举给刘邦做了大将。从此一举成名,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会战彻底打败了项羽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到达封地,找到当年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大娘,赏给黄金一千两作为报答。又找到那位亭长,只赏给他一百钱,对他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最后,他召来那位曾让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户,不但不杀他,反而还任命他为楚国中尉,并对将领们说:
“他是一个壮士。当时他侮辱我时,我难道真的不敢杀他吗?不是的。
但我杀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我忍辱而达到了现在的境地。我真该谢谢他啊,他磨练了我的意志!”
让一让 六尺巷
安徽桐城,有一条有名的六尺巷,据说它的来历是这样的:康熙年间有一位大学士张英,他和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桐城人,两家是邻居,巧的是都要盖房子,为争地皮,起了争执。这时张英的母亲便写信给张英,要大权在握的儿子出面干涉。张英看罢信后随即修书一封劝告母亲:“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见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接到信后马上把院墙拆掉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状,深感惭愧,也把墙向后退了三尺,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这个故事真乃“忍让”之经典,“忍让者,忍耐也,谦让也,”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甚或子女和父母之间,总须一个“忍”字常记心头。夫妻之间,忍让 “家和万事兴”,不忍则祸端暗中藏;朋友之间,忍让情谊深长,不忍则互相猜忌,分道扬镳;邻里之间,忍让 “远亲不如近邻”,相处和睦,不忍则鸡飞狗跳,大打出手,永无宁日;同事之间,忍让志同道合,携手共进,不忍则相互牵绊,南辕北辙;子女和父母之间,忍让父慈子孝,享受天伦,不忍虽近在咫尺,亦必心存沟壑;又如上、下级之间,忍让如沐春风,团结一致,提高效率,不忍则巧穿小鞋,心生嫉恨,与公与私百害而无一利。由此可见,“忍让”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忍让”须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抛弃人间之俗流,不计较名利,不患得患失,不耿耿于怀,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怀,包纳、容忍亲人的错怪,朋友的误解,同事的猜忌,“细雨润无声”,化解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如意,以时间和事实证明自己。“忍让”意味着一个人有着宽广的胸襟,谦虚的美德;“忍让”是一种度量,意味着一个人“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谦逊待人的忍道原则。欲成大事者,“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忍胯下之辱,成就无双之丰功伟业;蔺相如不与廉颇计较,处处以国家社稷为重,使国无嫌隙,敌不敢乘,从而留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量!反之,项羽不能忍一时之忍,四面楚歌,乌江自刎,虽则壮烈,实乃懦弱之举,世人亦必笑之! 争一争,行不通,处处碰壁无人情;让一让,六尺巷,心胸宽广有度量。人之一生不过百年,功名利禄转瞬即逝,当忍则忍,当让则让,惟有谦让忍和的品德才能在人的心灵上注入温暖的溪流。以一颗宽厚博爱之心使人人觉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并不陌生,这应该成为我们追求“忍让”这一美德的初衷。
与人为善
①与人为善是一种征服人心的力量。
②阿姆斯特朗在迈上月求时,因一句“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的善美之言而家喻户晓。一同登月的还有奥尔德林,虽然少有人知道,但同样让人敬佩。
③在庆功会上,有一位记者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你作为同行者,而成为登上月球第一人的却是他,你是否有点遗憾?”在众人有点尴尬的注视下,奥尔德林风趣地回答道:“各位,千万别忘记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迈出太空舱的!我是从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欢愉的笑声中,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奥尔德林用与人为善的善念化解了人们的不平和尴尬,同时也真诚地分享了朋友的快乐。
④与人为善是一座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 ⑤与人为善是一壶洗涤灵魂的净水。 ⑥与人为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情心,她是一种无形的相助,一种博大的爱,是一股矫正世俗的春风。
⑦道家的老子说得好:“上善如水”。是的,“水溶万物而不争”,与人为善者与水一样能溶解万事万物,化解人间恩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为善者能包容一切,气度恢宏,胸怀博大;“水质透明,清澈见底”,与人为善者白日为善,夜来省已,心如明镜„„与人为善跟水一样精深博大。
⑧与人为善来源于高尚。“人心本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有了这样的情操,人们的行动才有了指南,人生杠杆才有了支点,理想大厦才有了精神支柱。
⑨与人为善也来源于自信。无论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他,他都能应对自如。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报我以幸福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狂风暴雨。“
⑩市场经济,红尘滚滚。似乎地位、金钱、利益决定一切。于是有的人便认为与人为善的精神已变得陈旧而失去了光泽。其实,人们需要善良,世界需要善良,你自己也需要善良。
第五篇:关于失败与成功的名人名言
关于失败与成功的名人名言(英文)
2006-04-10 16:06 巫徒 | 分类:外语学习 | 浏览30233次| 该问题已经合并到>>
分享到:
2006-04-10 16:15
提问者采纳
1.Appearances often are deceiving.
——Aesop, Fables
外表往往具有欺骗性。
——《伊索寓言》
2.Nothing in all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纯粹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更危险的了。
——小马丁·路德·金
3.Courage is resistanceto fear, mastery of fear – not absence of fear.
——Mark Twain (1835-1910)
勇敢并非没有恐惧,而是克服恐惧,战胜恐惧。
——马克·吐温
4.It is better to die on your feet than to live on your knees.
——Dolores Ibarruri (1895-?)
宁愿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多洛雷斯·伊巴露丽
5.每日一句英语名言:
I succeeded because I willed it; I never hesitated. ——Napoleon I (1769-1821)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一世
6.Life is not all cakes and ale.
——Thomas Hughes (1822-1896)
人生并不就是吃喝玩乐。
——托马斯·休斯
7.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have a great aim,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attain it.
——Goethe (1749-1832)
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事是在远大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雄心壮志。
——歌德
8.It is better to waste one's youth than to do nothing with it at all. ——George Courteline (1858-1926)
年轻时做一点儿事要比什么事也不做好。
——乔治·库特林
9.No man is happy who does not think himself so.
——Publilius Syrus
认为自己不幸福的人就不会幸福。
——普布利柳斯·西鲁斯 10.Nothing is more fatal to happinessthan the remembrance of happiness. ——Andre Gide (1869-1951)
没有什么比回忆幸福更令人痛苦的了。
——安德烈·纪德
11.We have no more right to consume happinesswithout producing it than to consume wealth without producing it.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不创造幸福的人无权享用幸福,正如不创造财富的人无权享用财富一样。
——萧伯纳
12.Almost anything is easier to get into than to get out of.
——Agnes Allen
几乎所有事情都是进去容易退出难。
——艾格尼丝·艾伦
13.Riches are gotten with pain, kept with care, and lost with grief.
——Latin Proverb
财富从辛苦中得来,在忧虑中保持,在悲伤中失去。
——拉丁谚语
14.God gives every bird its food, but does not throw it into the nest.
——J.G.Holland
天赐食物于鸟,但不投之于巢。
——霍兰
15.The countenance is the portrait of the mind, the eyes are its informers.
——Cicero (106 BC- 43BC)
表情是思想的写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西塞罗
16.As a rough rind sometimes covers the sweetest fruit, so a rough exterior often conceals a kindly and hearty nature.
——Samuel Smiles (1812-1904)
如同粗糙的果皮可以包裹最甜蜜的水果一样,丑陋的外表往往掩盖着善良和诚挚的本性。
——塞缪尔·斯迈尔斯
17.Liberty means responsibility. That is why most men dread it.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
——萧伯纳
18.You could cover the whole world with asphalt, but sooner or later green grass would break through.
——Ilya Ehrenburg (1891-1967)
哪怕沥青覆盖了整个地球,绿草迟早会冲破障碍茁壮成长。
——伊里亚·爱伦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