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第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初探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初探吴作远(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摘 要:拥有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大胆创新正是教师需要让学生领会的。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要。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第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初探

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初探

吴作远

(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六盘水市第二中学)

摘 要:拥有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大胆创新正是教师需要让学生领会的。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使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探索

一、利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每节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要抓住这

段宝贵的时间,通过一些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受力面积和压强之间的关系时要打破一个鸡蛋,如果学生把鸡蛋握在手中,鸡蛋很难打破;如果用手指捏,就很容易打破了。学生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教师就在此时引入课题,传授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

二、利用创新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支持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引

导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创新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探究课题的过程中,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利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上的步骤来进行,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学生只是照着书上做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设计,进行探索性实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思考与研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中进行创新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通过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李黎。创新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施策略[J]。学园,2014(10)。

第二篇: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尽管新课程已实施数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强调知识传承,忽视教学创新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为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1. 创设探究情境,开发创新潜能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需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精心选择探究课题。其次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探究方案既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还要考虑如何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推进教学,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促进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过程及成果进行反思,促进思维的提升。

以《力的合成》一课为例——

教师:取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棉线把它提起来,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

学生:是一根线易断。实验演示:用一根细线可将砝码稳稳地提起,而用两根同样的细线(故意使两线间有较大夹角)提砝码时,细线断了。

教师:为什么两根线的作用效果反而不如一根呢?

又以《自由落体运动》一课为例——

教师:在同一高度释放一硬币如纸团,哪个先着地呢?

学生:是硬币。

实验演示:在同一高度释放一个硬币和纸团,同时落在讲台上。

教师:不是重的东西下落快吗?怎么同时落地了呢?

这些例子可结合实际情境设计成探究教学。通过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自己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重视开放式教学形式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用能力,因此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尤为重要。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是开放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活动,小组成员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交互式教学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为背景设计的“师生互动”,通过师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新教材中的课题研究为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课程研究要以课内课外结合形式进行,做探索性实验、翻阅资料、小组讨论、科技制作、科普讲座、社会调查等等。在研究课程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实践证明,经过实施“开放式”教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都得到提高,教师授课效果也有质的飞跃 ,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高较快。

3. 注重“乐趣”教学

高中物理教材包含有:实验、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及自然界的奇观妙景、介绍科学家的贡献和生平事迹、介绍物理学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介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不要将课上得枯燥、乏味,即使是习题讲解,幽默风趣也很重要。例如教师在磁感应强为B的匀强磁均中画了一根长为L的棒,使之以速度V匀速地垂直切割磁感线,问学生棒体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为多少?学生脱口而出:ε=BLV。教师可说为零,学生愕然(以为老师错了),教师补充说:“这是一根木棒啊!”学生大笑。教师又问:“为什么木棒切割磁感线没有电动势,而金属棒垂直切割就有电动势?”学生思考后说:“因为金属棒内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接着教师顺势导入磁流体发电机相关知识点。这样幽默一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更乐于参与互动,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 重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能实现物理过程的模拟,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认识一些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如α粒子的散射、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等。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很短,物理过程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中,或需慢镜头观察的演示实验,可应用多媒体课件。如分子的运动、容器壁受到的气体压力等这些现象在宏观情况下不易观察,可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演示说明。当物理实验过程比较抽象、语言不宜表达的现象,如波的叠加,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等物理过程,较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就容易让学生接受。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某些演示实验器材很小,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的教学中,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放大分析。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在课堂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很难观察清楚,采用实验投影放大后观察或做成课件来进行练习读数教学,效果就相当理想了。

来源:东莞按摩网

第三篇: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性设计

欧 剑 雄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创新性的实验。这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信息交合法等创新技法可为物理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提供广阔的思路,但不应忘记创新性设计的目的——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同时,安全性、科学性、实用性、适用性等原则仍是物理创新性设计时所要考虑的最基本原则。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信息交合法

一、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的意义

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基础自然学科,物理学在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之外,也注重对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研究。因此,物理的教学始终离不开物理实验的教学:有趣的实验现象是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的催化剂,亲手的操作是培养学生物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此外亲身的实验经历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资源,并能够够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创新性的实验。这种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可以是对教材已有实验的改进,以解决个别实验取材不易、操作不便、实验效果不明显等弊端;也可以是基于教学需要的全新设计,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帮助学生构建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物理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是教师秉承新课程标准课程开放性理念,由课程的复制者走向课程的创造者的有效尝试。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的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呢?

创新需要丰富的创造力,而一个人的创造力由他所拥有的知识储量、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技法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因此要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力求在专业上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绝非一日之事,因此要想在短时间提高创造力,掌握必要的创新技法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创新技法的种类非常之多,本文将结合《感应电流的方向》(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2章第1节)中的两个实验介绍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和信息交合法三种创新技法在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中的应用。

(一)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顾名思义,就是列举事物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其中,找到事物的缺点或不足之处是本方法应用的重点。

如图1所示,A、B为两个很轻的铝环,环A闭合,环B断开。将条形磁铁的N极或S极靠近A环时,A环将朝远离磁铁的方向运动,若将磁铁从A环中拔出,A环将朝靠近磁铁方向运动;磁铁靠近或远离B环时,B环不动。该实验为《感应电流的方向》一课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引入实验。

在演示该实验时,由于环本身很小,而A环运动时又是绕O点转动,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磁铁与环相碰的现象。这个不足之处一方面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让实验的演示效果大打折扣。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两个,其一为增加环的直径,其二为改变环的运动形式。增加环的直径这种思路最为直接也最容易想到,但是实际操作会发现,直径增大后环的转动不明显。原因在于直径增大后,铝环的电阻和质量都将变大。为获得更加明显的实验现象,可将条形磁铁换为强磁铁。

若改变环的运动形式,可以将铝环的转动改为平动,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铝环竖直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平滑轨道上。这样改进后,操作难度大大降低。但是由于摩擦力较大,要获得较明显的实验效果,仍然要采用强磁铁。

上述两个方案虽然解决了实验操作的难题,但对实验器材的要求更高,如果实验室中没有强磁铁,就很难被采用。反思我们的改进思路,就不难发现,我们在改正原有实验的缺点时同时也将其优点摒弃。原有实验的优点在于其运动过程中阻力较小,而这个优点正是源于所采用的铝环直径较小、其运动形式为转动。为了在改进中同时保留原有实验的优点,我们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A、B两个铝环分别用细长绳悬挂,绳子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通过这样的改进,A环的运动形式仍是转动,运动过程中阻力较小,另一方面由于绳子较长,A环运动过程中也不容易碰到磁铁。实验中,绳子的长度适当长一些,实验现象更明显。

通过上述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应用缺点列举法进行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时,找到原有实验的缺点是基础,但是在改进中一定要注意保留原有实验的优点。特别教材中的实验,它凝聚了大量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其可取之处必然很多,在做改进之前一定要先清楚地认识到它的优点,然后再去找它的不足之处。

(二)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这是一种通过提出对事物的希望或理想,进而探究解决方法和措施的创新技法,其应用要点在于如何提出合理的希望或理想。

如图4所示为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装置,本实验的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是在具体探究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物理量较多(包括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的变化、电流计的指针的偏转方向、螺线管上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等),学生很难直接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归纳出楞次定律。为了在课内获得最终的探究结论,教师往往需要作比较多的引导,个别地方甚至比较生硬,这有悖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也削弱了学生探究的成就感。

那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使探究过程更为简便?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重新来审视一下本节课的探究目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这句话的主语是感应电流的磁场而非感应电流,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如果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明确,那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就可以很轻松地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由此,我们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

条形磁铁的N极、S极靠近或远离铝环时,铝环将被排斥或吸引。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判断出铝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极方向。再在图中画出原磁场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如图6所示(实线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表示感应磁场方向),由实验结果容易总结出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进一步可得到实验探究结果——楞次定律。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避开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繁琐过程,而从铝环的运动入手,结合学生熟知的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研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这样既达到了探究目的,又降低了探究的难度,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利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时,找到合理的希望是起点,探索合适的实验方法是关键,但是创新的终点一定要落回到教材上。弄清楚实验创新的目的,一来可以避免盲目的创新,二来也可为创新提供思路。

(三)信息交合法

信息交合法,是把事物的总体信息分解成若干要素,再将其中两类要素分别作为信息坐标系的x轴、y轴,构成一个信息反应场,每一个坐标轴上各点的信息分别依次和另一轴上的信息交合,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应用举例如下:

作为新课引入的迷你实验,如果采用物理小魔术的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如何去设计那么的多物理小魔术呢?信息交合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仍以《感应电流的方向》这节课为例,以实验器材为信息x轴,魔术效果为y轴,建立如图7所示的坐标图。

由此可产生9种交合点,你需要一一思考每个交合点可能产生怎样的新信息,这个新信息是否可用。文章篇幅所限,无法对这9个交合点一一介绍,只能挑选3个我个人认为较佳的创新性设计。

(1) 电流计与读心术

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A、B为根两根相同的条形磁铁,C为重量、形状与A、B相似的金属棒。三者分别装入不同颜色的三个笔袋,然后放入线圈内。如果将装有A、B、C的三个笔袋分别拿出,则电流计上分别会出现左偏、右偏、不偏三种不同现象。制作实验装置时,将线圈及电流计装在盒子中,电流计表盘露在盒子后面,使学生在座位上无法看见线圈及电流计。演示时可叫学生随意拿出一个笔袋,教师在盒子后面根据电流计的指针的偏转判断笔袋的颜色,就可佯装会读心术猜出学生所拿走的笔袋颜色。 (2) 铝环与控制力

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A为封闭的塑料管,B为悬挂在轻弹簧下的强磁铁,C为铝环。当铝环上下运动时,管内的强磁铁B将随之上下振动。为了增加演示的魔术效果,可将铝片贴在大拇指与食指构成的弧圈上,操作时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相接触构成一闭合回路。

(3) 铜管与互动 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A、B分别为两根两端开口的空心塑料管与铜管,C为磁铁。演示时,教师先将磁铁从铜管上端静止释放,然后用同一只手在铜管下端接住磁铁。偷偷将铜管换成塑料管后,叫学生上来做同样动作,由于在塑料管中磁铁下落速度较快,学生很难接住。为达到较佳的演示效果,两根管外表要一致,固定管的装置要灵活,以方便操作时换管。

上例中x轴、y轴都只取了3个信息要素,实际上可选取的信息要素远不止这些,所能产生的创新设计也远不止9种。如果将x轴或y轴的要素种类换成别的种类,那又可以得到更多的思路,甚至还可以建立三维的坐标图。总而言之,信息交合法如果应用得当,那么它几乎可以产生无穷的创新思路。

三、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技法后,创新的思路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是每一种创新性的设计都是合理、可用的。为避免盲目、无意义甚至错误的创新设计,在物理实验的创新性设计中还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安全性原则,这点无需多加说明,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第二,科学性原则,这是物理实验创新性设计的根本原则。如果出现科学性错误,那实验就是毫无意义的。除了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科学性原则外,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对实验数据的处理都必须科学、规范,为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的形成起示范作用。第三,实用性原则,即要求创新性设计的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第四,适用性原则,即创新性设计的实验原理应该是高中学生学习过或所能够理解的,创新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而非为创新而创新。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创新

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方式的变革

摘要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如何适应网络教学环境,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

当今社会的信息发展正以“2的指数方”的速度传递着,学 的学习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而 发生着改变。而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而设置, 这些年江苏省从教育厅到市教育局一直在这方面有着持续的投 资,省四项配套工程、校园网络的建设、学校网络电脑室的普及化 配置、电教馆对教室多媒体系统的配置、电脑教学多媒体 电脑、电子白板的配备为现代化教学插上了翅膀。

我们的教学理念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的首位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形成主要模式活动单导学教学 模式等将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我的教学活动也在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等、自主、合作、探究中改变着。一个活动 的学习环境具备着充分的活跃性、灵活性。

一、学习准备的灵活性

课题的提出就是学习材料准备的开始,学习活动的公布就同 时激发着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学计划公布于个人教学博客,开放于本班的全体学生,学生每天在教中通过互联网访问教师博客 明白后面的学习内容(通常以一周或一单元的活动提纲,附带活动 计划的初排)。这就给学生一个准备的时间、空间。我校是寄宿与走 读混合班配备。很多学生通常是周一到周五全在学校,周

六、周日 在家休息,因此有不少的学生自主体验、自制学具、自主查阅网络、 书籍、杂志等学习资料的时间、空间就显得不足社会体验间断性 较长。而教师通过教学博客的引领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在周五回 家之后打开电脑就看到教师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在周末的时间利 用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活动、调查、设计、探究等。学生在无意识中 形成要求学好的意识、获得成功的激情。学生的自主性在准备阶段 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平台 可以充分、快速地展示班级内80%以上的学生的动态过程,最大化地激起学生的参与度。具体措施视频交互系统可实时记录各 小组的学习过程,教师及时剪辑出有代表性的视频留于学生互动 时播放介绍或与学生的讨论。(在过程中可不涉及具体学生,主要 是分析、指明问题所在并进行强化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 充分考虑各类

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堂中注意学生的动向。活 动单的设计、活动的预设必须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实际出发。 活动单的设计以学生的可活动性、活动的实效性、能力的形成行为 为准绳。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活动单的设计应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完成指标;(2活动设计要有梯度, 逐渐深入。让学生在层次中保持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兴趣,而不能 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设置过多思维转换。如,物理密度的应用对学 生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得 以发展,是活动单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3)层次渐近性原则。我的 设计以三个活动、三个层次为活动指引。活动一,密度的测量、鉴别 物质。(以实验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活动)活动二,密度公式的推导、 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小组共同讨论形成小组共识后班级 讨论巩固学习方法活动三,密度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解决 问题的兴趣。(教师引导并做好归纳分析工作,为学生形成整体知 识系统服务)。

对于学生在实验室必须做的实验,可将学生做实验的全过程录下,将录像汇编和分析。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自主操作计算机回放实验过程,在回放的过程中,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辨析自己在实验中的错误,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对个别自学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也会找到自主发展的空间,通过网络跟教师交流分析一些特殊情况,从而达到师生共进、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调查表,收集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上传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在课堂上重点突破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将学生上传的资料不断归类整理,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生实验误区资料库,这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并最终取得较好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我们教师的角色,是通过对实验录像进行精心的汇编,引导学生去辨析实验的错误,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例如,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有的学生可能对电流表的读数存在困难,我们先让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并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然后在屏幕模拟演示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及读数方法,学生通过两三次的练习读数,都能基本上掌握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有关其它的较精密而能见度较低的仪器读数教学也可以仿效之。有的学生连接电路有困难,就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实验全过程的视频,借助网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寻找连接电路过程出现的错误。

三、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媒体运用要适时、适度。活动主体的引入 可多运用一些演示工具PowerPoint、电子白板等!实验展示可运用 实物展示平台进行多角度观察;一些无法操作、微观、宏观的现象, 可通过网络查阅、大学、研究院所的网络显微镜、网络望远镜让学 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社会资源的搜索、运用。学生 小组活动可利用小组视频进行必要的实时抓拍。学生的小组展示 活动可运用视频教学系统对全班学生进行同步分析展示。白板操 作系统可以给予学生以黑板的书写流程,又可以给予学生结合实 例分析的图像、声音等多方面的共同分析。生动形象地将学生的注 意力集中于整个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展 示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质平台。最后网络计算机 系统还为我们的课堂及时反馈提供了好的平台(如,极域电子教室 系统既可以随堂练习,又可以作为课堂综合性反馈,它既可以对学 生理解知识的准确性进行评价:选择题、填空题,又可以对学生创 新能力进行评价:调查、解答题)

四、知识巩固的灵活性

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与学校在网络媒体的运用也有着充分 的联系,一节课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学习是无限的。如何将 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充分调动起来、从网络游戏转换到网络学习中 来,这些就需要学校的网络如何最大限度地在学习活动中体现,表 现出比网络游戏更有吸引力的魅力。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就要 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网络学习网站moodk 教学平台的开发、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学习网站的收集、可视化实 验的网络体会、师生互动平台的建立、网络学习与学校学习的结合 考核等等。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丰富、全面、具有挑战 性。对教师来说网络的学习、运用也需要向着专业化方向前进。

网络多媒体的使用注意事项:(1)多媒体是为学习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将学习活动的可视化程度提高,而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系统而去使用。(2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完全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课堂中 随时调用部分媒体,如遇到争论性的问题,有时教师也无法给出比 较好的答案时,可以开启网络电脑即时搜索相关资料、师生互动讨 论解决。这样可避免学生遗留问

题的遗忘,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 及时思考。(3)学生使用电脑意识的培养:目前学生使用电脑的意 识主要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工具的使用、个人空间的设计(与学 习无关)。因此针对这些教师能进入学生中去,并作出正确的引导 是教师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途径。多引导学生对于当前学习中 的知识、问题、课题的讨论、分析、合作、交流等,共同提高学习、探 示他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中的困惑的时间、空间。我每周都 在周一晚自习时间利用网络将在校学生与部分在家的学生联系在 一起讨论上一周的学习活动,效果很好,学生也乐意参与。

在当前的信息高速传递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容 忽视整个学习过程的开放性,更不能无视开放性学习、无视学生所 处的环境。而应该更加关注学习开放的环境中如何利用好现代化 的教学设备、手段搞好教学工作,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俊. 怎样搞好高中物理总复习[J]. 宁夏教育. 1985(05)

[2] 董树岩. 集思广益 解疑析难——推荐《高中物理疑难解析》(新编本)[J]. 物理教师. 1988(04)

[3] 范安生. 也谈高中物理必修教学、复习的探索[J]. 物理通报. 1995(04) [4] 马利萍.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2)

[5] 张世瑜. 巧做高中物理课内外小实验[J]. 物理通报. 1998(02)

[6] 何文明.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 学科教育. 2002(05)

[7] 肖洁. 如何确定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8]

《新编理科王·高中物理》疑难选析[J]. 高中生. 2004(16)

[9] 张广业. “等效电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的应用[J]. 物理教学探讨. 2004(20)

[10] 谭文彬.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接轨”难问题浅探[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06)

第五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在面对新世纪挑战的时候,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也不是刻苦的精神,而是创新能力,通俗地讲,也就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意识和能力。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手段,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需要,快慢 当务之急。笔者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借鉴。

一、在物理教学中注重科学方法教育

有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教育人士已经普遍认识到,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熟练程度。因此,物理教学中既应该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更应该让学生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

科学方法教育既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有目的的训练。脱离物理知识对中学生大讲科学方法,则犹如建设空中楼阁;埋头讲物理知识而不注意方法教育,则犹如给学生一堆砖瓦。因此,科学方法教育应该渗透在物理知识教学之中,只有根植于物理知识沃土之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才会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在物理知识教学中,处处蕴含着科学方法。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建立常常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数学和推理、理想化等科学方法。如在概念教学中,将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类比,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洛仑兹力教学中,由安培力演绎出洛仑兹力。在牛顿第二定律、玻—玛定律、楞次定律等规律的教学中,常采用观察和实验、数学推理的方法来研究。

观察与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所有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六个方面的实验技能:一是掌握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二是掌握中学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实验方法;三是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是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五是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六是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

有科学的方法,才能在耒知领域探询到符合规律的东西,纳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范畴之内。

二、物理教学中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世界不断变化和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我们正处于高科技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知识迅猛发展,新的信息与日俱增。要使我们的知识赶上时代的要求,要使我们的认识结构能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优化认知结构。为此,

1 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一项神圣的职责,就是要注意培养每个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对老化了的知识及时更新换代的能力。

自我学习的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包括了观察、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自学不仅仅是一般地独立阅读和课内看书,它是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的有序启动的各种环节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在问题的解决的反复实践中,通过正向迁移的同化和顺应的加工过程,使个体经验逐步地概括化,系统化。这一过程就是个体经验的类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得以孕育和发展。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并且其培养过程更具有典型性。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创新思维往往产生于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所以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责任。

三、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创新能力中,激发兴趣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兴趣当中,大脑才是最兴奋的,最积极的,灵感是最容易迸发的。

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在讲动量定理时,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来为什么要蹲下而不是起立。通过分析可知,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和作用时间有关。通过这个实例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在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越小,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就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人为地控制卫星的运动速度,将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人们可通过卫星探测地下资源,进行军事侦察,传送无线电波。

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如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工作、为人类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的;法拉弟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的。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在学习每一章后都安排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是非,从而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讨论上,学生对波明显衍射的条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论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还是小,只要二者相差越小,衍射就越明显。别一部分学生认为,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的情况下,二都之差越大,衍射越明显。此时教师从中引导,我们把波长看作人,把障碍物看作墙,把衍射看作人翻墙,从而很容易断定后一部分学生对衍射条件的理解是正确的。

四、减轻课业负担,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创新

2 学生每天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创新思维很难发挥。减轻课业负责势在必行。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打破“堂上由着老师灌”的局面,实施“四主”,“三同步”的新教学模式。四主是学为主体,都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思、看、读、做、听、议、写、评,在教师指导下,交错进行,步步深入。三同步是知识、方法、能力同步。

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学生的领会、理解、记忆,都要把能力提高,智力开发当作基础工程去抓。同时做好习题分类、归档工作。海水舀不尽,习题做不完,但类型总有限,抓住典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堂上就把知识落到实处,多给学生方法,从能力上、素质上解决问题,提高做题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例如动量守恒定律是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从推导到理解、应用定律完全都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议,动手练,这样就会理解透彻,记忆牢固,应用自如。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搞清了,弄懂了,课下做题时间短,课业负担就会减轻。

学生对物理有畏难情绪,特别是讨论题、证明题、设计题更使他们心有余悸。 我们一改传统的讲学式,开展多种活动,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有味有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组织摄影组、航模组、家电维修组、板报组、小制作组等,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展才华。让他们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定期兴行小型竞赛,物理学史实笔赛,基本概念抢答赛,物理规律猜谜赛,新型设计实验赛。让每个同学在不同场合多露脸,多闪光,以成功激情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总之,时刻把握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肯定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